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松江区叶榭镇13个村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约五成
发布时间:2019/6/15 3:00: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扔垃圾之前会想一想,会烂的、可以堆肥的,像剩饭剩菜、菜叶果皮这些倒进棕色垃圾桶;不会烂的、不能堆肥的干垃圾倒进黑色垃圾桶。给垃圾分分类已经养成习惯了,分起来不难,主要就看干的还是湿的。”叶榭镇东石村村民朱士桂指着厨房间摆的两个垃圾桶对记者说。今年3月起,叶榭镇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在13个行政村全面推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有机沤肥等,有效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垃圾减量约五成。


分类缓解处置压力

叶榭镇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文东介绍,目前该镇每天大约产生60吨垃圾,其中20余吨来自农村,且还在持续增长。以往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模式,虽然为农村垃圾找到了出路,但“垃圾大军”进城后,仍面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区里对每个镇的垃圾排放有一定指标,指标内的干垃圾处理费用是每吨133元,清运费每吨100元,湿垃圾的费用更高,而超出指标范围的垃圾处理费用翻倍。”

为此,作为垃圾分类示范镇的叶榭镇在镇区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幅员广阔的农村。在大庙村、东石村试点基础上,今年3月开始,该镇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农村有垃圾堆肥的传统,分类后的湿垃圾就地堆肥、就近还田,还可以节省大量运输、处理费用。”张文东说。


垃圾分类“入乡随俗”

“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得有农村的办法。”张文东说。相比城市,农村观念更为传统,且地广人稀,垃圾分类这种文明新时尚推行起来还需“入乡随俗”,与农村实情相结合。

针对农村实际,叶榭镇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村按照不同方位分成若干网格,网格内配置相应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褚明华是东石村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周三次,他和伙伴一起挨家挨户为村民示范指导,讲解垃圾分类常识,确保垃圾正确分拣,网格化责任到人实现了村域的全覆盖。

作为叶榭镇垃圾分类先进村,东石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村民基本实现了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村党总支书记王小龙认为,只要宣传到位了,激励措施完善了,农村垃圾分类不仅能做,而且能做成、做好。“网格员每周三次上门,除了宣传垃圾分类常识,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考评。”王小龙介绍,村里会给垃圾分类分得好的农户一定奖励。

农村是熟人社会,张文东说,下一步将尝试在村里张贴垃圾分类荣誉榜:“好的评先进,不好的要上‘后进’榜单。村前村后大家互相都熟悉,谁上了‘后进’榜单,面子上都挂不住,这样有利于村民相互监督。”


积肥还田“变废为宝”

农村垃圾中果皮、菜叶等湿垃圾占比更大,这部分垃圾只要合理分类出来,可以就近积肥还田。东石村就有4个这样的积肥池,大约长5米、宽4米、深1米。王小龙说,堆场采取天然方式堆肥,形成的有机肥会定期运到村里的家庭农场,这样既可以减少化肥使用带来的土地板结,提升土地肥力,又可以减少村里垃圾处理费用。“每天村里产生10桶约600公斤的垃圾,将近一半的湿垃圾能够沤肥还田,大大减小了处理的压力。”

堆肥在叶榭其实不算创新举措,早在8年前,大庙村已经创立了有机垃圾“回收、沤制、还田”的“大庙村模式”,如今这样的模式在叶榭镇13个村全面推广,共建设了99个这样的积肥场,实现湿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湿垃圾“变废为宝”的同时,秸秆积肥还田仍然是困扰村民的“老大难”问题,因为秸秆相对难腐烂,积肥时间长,到了大豆、油菜、水稻收割时节,大量秸秆产生,积肥池往往短时间内难以“消化”,为此,村民呼吁相关部门研究更加科学高效的处理方式。

相比城市,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更有难度,但在叶榭镇,各村推行垃圾分类的热情不减。“因为自从开始了垃圾分类,村民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变化,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王小龙说,以前“湿垃圾扔猪圈,干垃圾扔河里”的“随手扔”情形不见了,“生活垃圾‘随手分’,村道、房前屋后变得干净整洁了,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