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政风行风热线访谈
发布时间:2018/4/22 12:00: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435248.jpg


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 方岩

 

1.主持人:近年来,上海市民可以明显感受到城市更绿了,生态环境更好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请方局为我们介绍一下上海的绿化建设现在取得了哪些进展?

方局:好的。本世纪以来,上海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上海的绿化、林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建成立体绿化351万平方米。根据“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两道两网两园”任务,到2020年,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相较“十二五”期间净增1平方米以上,建设绿道100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200万平方米。

去年,全市新建绿地1358.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830.8公顷,一些重大绿化工程项目陆续启动或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启动区正式开工建设,桃浦中央绿地、三林、张家浜、康家村等一批楔形绿地建设持续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全面竣工,建绿220公顷。完成绿道建设224公里,黄浦江两岸45公里绿色公共空间全面贯通。立体绿化建设40.9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屋顶绿化25.1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4万平方米。

同时,中心城区完成8个绿化特色街区建设,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创建成为市级园林街镇。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243座,其中延长开放时间的公园达133座,打造街心花园47个。深受市民欢迎的市民绿化节组织了绿化大篷车园区公益行31场、园艺大讲堂等活动300余场次,为上海市民共享绿色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条件。


2.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两道”中的“城市绿道”,已经被列入今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请方局为我们介绍下这方面的推进情况?

方局:绿道主要是指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空间,主要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所以对市民百姓来说,它既是一种优质的生态产品,也是上海市民共享生态福利的重要绿色载体。城市绿道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的实事项目,在2017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民满意度测评中,绿道建设位列第二。

由此可见市民群众对我们的绿道建设还是比较欢迎的,也是比较认可的。

2016年,全市完成绿道建设223公里,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建成总量约447公里。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将会建成1000公里绿道。其中有一大批绿道项目广受市民好评,比如宝山城市绿道示范段、闵行1号绿道、环徐家汇公园绿道、环世纪公园绿道、环大莲湖绿道、崇明揽海路绿道等等。其中,黄浦江两岸45公里绿色公共空间全面贯通,黄浦江绿道作为市级1号绿道,建设效果显著。如黄浦区滨江绿道打造“一带三道七园”,沿线精心布置月季园、岩石园、樱花园等7个主题街心花园。杨浦和徐汇滨江绿道将工业遗址保留和特色文化作为打造亮点,全面提升滨江公共空间的景观面貌。

今年,我们还将围绕“建设绿道200公里”的目标继续有序推进绿道建设,大力推进外环等重点绿道贯通,进一步提升绿道品质,确保绿道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景观效果,为市民百姓提供更多的生态福利。2018年计划建设彭越浦绿道、外环绿道(长宁段)、黄兴公园周边绿道等。


3.主持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公园是市民享受绿色生态的重要空间,我们绿化部门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想很多市民会很关心我们在公园建设和管理上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特别在一些远郊,郊野公园的数量会增多吗?

方局:目前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243座。“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城市公园体系,到2020年,全市新增公共绿地2500公顷(全市公园总数约500座),基本完成绿地500米服务半径扫盲计划,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步行10分钟到达一块公园绿地,打通生态空间“最后一公里”。

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市民游憩空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上海提出了“聚焦生态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尊重自然本底、兼顾游憩需求”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按照规划,全市拟实施21个郊野公园,总用地面积40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规划建设了7座郊野公园,其中金山廊下、崇明长兴岛、青浦青西、闵行浦江、嘉定嘉北、松江广富林等已经陆续建成开放,松南郊野公园也将于今年开放。合庆、庄行等郊野公园也将于今年投入建设。这些郊野公园,明显区别于城市公园,最大特色就是“野”,游客可以观赏到更自然、无明显人工雕琢痕迹的风光,可以参与更加亲近大地、亲近自然的游览项目,感受城市公园玩不到的野趣。


4.主持人:已经建成的这些郊野公园分别有什么特色,可否请方局长为听众简单介绍?

方局:在总体规划的21个郊野公园中,首批试点了7座,包括金山廊下、崇明长兴岛、青浦青西、闵行浦江、嘉定嘉北、松江广富林和松江松南。这7个试点郊野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139.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38.49平方公里,已开放的面积29.17平方公里。

其中,金山廊下郊野公园以“农”为主题,是一座集“现代农业科技、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农场”型郊野公园。

长兴岛郊野公园定位为远郊生态涵养型郊野公园,以现状生态杉林、有机桔园和农田等生态资源为基底,突出柑橘特色和知青文化,为市民打造“农场韵味,知青情结”。

青西郊野公园定位为远郊湿地型郊野公园,拥有大莲湖湿地景观,和保留完整的江南水网“湖、滩、荡、堤、圩、岛”的肌理格局,60多亩的水上森林为上海市域范围内独有。

闵行浦江郊野公园定位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保留黄浦江生态涵养林和农田,突出打造春景秋色和乡土文化。

嘉北郊野公园是一座近郊休闲型郊野公园,依托现状连绵成片的基本农田和“四旁”林,发掘7000年“冈身(古代海岸线)文化”和嘉定人文底蕴,突出“南田北林”,展示田园风光。

广富林郊野公园则定位文化遗址型郊野公园,以农耕生态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辅以房车露营、采摘垂钓、观光漫步等功能设施。

即将建成开放的松南郊野公园是一座滨江生态森林型郊野公园,以上游水源涵养林、经济果林为生态肌理,以千年古渡口为文化积淀,具有水、林、田、村相融相依的风貌特征。

两年多来,陆续开放的郊野公园已逐步发挥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市民假日出游的新选择。


5.主持人:除了沪郊公园,市民也非常关注身边的绿化环境,您刚才说到的“街心花园”对很多市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否为听众介绍一下?

方局:上海其实是一个“缺绿”的城市,土地资源相当有限。近年来,我们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空间中“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市民的绿视率,努力实现中心城区市民出门300-500米就可看到一片绿地的目标。因此,我们也充分利用“小”、“多”、“匀”的布局优势,打造了一批街心花园。

所谓的街心花园,就是一些依城市道路、商业街区或居住区等建设的,具有区域标志性园艺景观、游憩服务和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小型开放型绿地。这类公园通常面积在5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之间,是市民可进入的开放型绿色空间。打造街心花园是上海建设“美丽街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本市加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未来上海将调整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同时结合名人纪念、历史风貌、地域特点等新建和提升改造150块街心花园。去年,已经建成徐汇东湖街心花园、普希金街心花园,以及普陀光复西路街心花园、松江建成文翔路街心花园等47个街心花园。今年,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新建50个街心花园。预计到2019年,再完成50个街心花园建设。


6.主持人:市委书记李强曾经提出,既要推进上海的“绿化”,也要注重“彩化”。请方局为我们介绍一下,在“彩化”方面,我们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措施?

方局:关于彩化工作,上海一直在做不懈努力。上海绿起来后,2003年,本市就提出了“城市绿化要为上海增绿添彩”。为此,上海实施了“春景秋色”工程,推进开花灌木、色叶乔木,上海街头的春花秋景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对标国际一流,上海在彩化方面还有很大空间。为此,我们按照李强书记所提出的要求,正在抓紧编制彩化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做好大绿地建设的“彩化”文章,前面提到上海每年1200公顷绿地,其中700多公顷公园绿地,这是彩化的重点。

二是绿化特色道路创建,实施彩化工作,除种植色叶行道树外,在花灌木等方面也要多下功夫。

三是街心花园和绿化特色街区的彩化工作。每年几十个街心花园,争取建成一批彩化的花园。

此外,我们还将着重加强养护,使原来种植的开花、色叶植物更鲜艳、更靓丽。


7.主持人:近年来,上海每年都在推进公园延长开放时间,很受市民欢迎。这项措施今年还将继续推进吗?

方局:为满足广大市民纳凉、休闲健身的需求,上海从2011年起,首批试点35座公园延长开放时间,到2017年数量增加到了133座。今年,我们根据各公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195座公园实施延长开放,延长开放期自5月1日起至10月31日,全市80%以上的城市公园实现了延长开放。当然,每个公园因为条件不同,延长期、开放时段、开放区域或有不同,比如中山公园、徐家汇公园、世博公园等条件允许的公园目前已经实现24小时全天开放。公园延长开放时间总的来说还是受到大部分市民的认同,但是也要考虑到一些市民,特别是居住在公园周边的市民对于公园噪音控制等也有需求,这也给城市治安、公园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公园管理角度来说,我们要求各区绿化管理部门加强与公安、城管以及街道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形成公园管理的地区联动。同时,增加安保力量,完善公园技防措施,加大安保巡查频次,维护好游园秩序。从市民游客角度来说,我们也希望广大游客可以文明游园、安全游园。今年初,《上海市公园文明游园守则》(2018版)已经向社会公布,其中规定了市民游客要爱护公园设施、维护公园安全秩序;同时,也强调游客自觉维护游园秩序,特别是对开展健身、娱乐等活动,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使用大功率音响设备等等。


8.主持人:近年来,上海的公园活动丰富多彩,一些老牌的公园花展对很多市民来说耳熟能详,比如上海花展、上海荷花展、上海菊花展等等。能否请方局长为广大市民介绍一下今年上海公园主题活动有哪些亮点?

方局:近年来,本市公园围绕公园人文环境、自然风貌、园艺艺术等内容,通过政府引导,市区联手,发挥社会、企业、协会的主导力量和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公园主题文化活动,也打造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公园园艺活动品牌,比如“梅花展”、“郁金香展”、“樱花展”、“爱鸟周”、“月季展”、“荷花睡莲展”、“杜鹃花展”、“菊花展”、“牡丹展”等,16个区每个区至少有一个主题花展,真正体现“上海花城”概念,每年全市公园接待游客量达到2.2亿人次以上。

今年上半年,上海植物园的上海(国际)花展、辰山植物园的国际兰展、共青森林公园的都市森林百花展、滨江森林公园的杜鹃花展都吸引了大批游客。还有上海樱花节,顾村公园一共接待游客166.2万人次,深受市民欢迎。下半年,围绕荷花、睡莲、菊花、八仙花以及秋色植物等主题,全市还将有一系列园艺文化活动和市民见面。具体信息都可以关注“绿色上海”和“上海花讯”微信公众号查询。

我们明显感到,上海的公园花展可以说是越办越好了。一方面,花展的专业水平越来越高。今年上海(国际)花展、辰山国际兰展都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专业机构参与展览,并举办了相关学术论坛。另一方面,花展的主题越来越丰富。今年增加了腊梅、玉兰、桃花、紫藤、八仙花、桂花及秋色展,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参与公园明显增加。除了主办公园,很多花展活动还特邀相关公园作相互推介,为市民更广泛地了解花展知识和公园园艺文化搭建平台。今年,全市花展主、副场及推介场所已经覆盖到170处。


9.主持人: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区绿化也是市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据了解,绿化部门在小区居民自治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能否请方局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方局: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住区景观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有重要作用。本市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全市绿化总面积的1/3,绿化部门一直注重提升居住区绿化品质。但是大树遮风挡阳、违规修剪、占绿毁绿等问题还是市民反映较多的问题。

去年,我们在修订《上海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与房管部门一起修订完善了《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居住区绿化修剪、树木迁移、砍伐的条件和程序,增加了立体绿化折补地面绿化减少的条款,从而缓解居住区绿地调整的矛盾。

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居民通过居民绿化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绿化服务和管理,来进一步提升小区的绿化管理水平。目前有许多社区居民自发组成了居民自治组织管理社区绿化,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绿化的建设管理中来,这也为我们破解小区绿化难题夯实了基础。

2016年,全市首批5个居民绿化自治试点推出。2017年,市绿委办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拓展了43个居民绿化自治点。比如, 杨浦区长阳路539弄和浦兴街道的银桥小区,通过建立小区居民自治组织,共同打造花香弄堂和绿色楼道,或是布置美化自家的窗阳台和庭院绿化,提升小区绿化园艺品质。上海市民的绿化自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2018年,我们计划在全市16个区开展“绿色家园”评比活动。在前两年试点的基础上,通过网上公众评选和专家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出5个最佳“绿色家园”,通过定期举办评比、培训活动,吸引更多居民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绿化的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