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化生态进化史:从“立锥之地”到“两室一厅”
发布时间:2018/12/28 9:37:46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亦是其宜居程度的代表之一。回望历史、纵观东西,从伦敦到东京、从洛杉矶到首尔,那些曾经牺牲环境的大都市,无不在城市环境的维护、尤其是绿化上投入大量资源。

显然,人口密集、城市绿化基础曾经薄弱的上海也没有“免俗”,从曾经“一双鞋”大小的人均绿地面积发展到“一张报纸”、“一张床”见方,上海的城市绿化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以上海园林集团为代表的城市绿化建设主力军,在传统园林建造中塑造经典,在大树进城、见缝插绿的公园运动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在生态保育恢复、立体绿化的大建设中提高城市生态……


大观园的“技艺传承”

解放初期的上海,城市绿化可谓“贫瘠”,人均绿地面积大约只有0.2平方米,几乎只占一双鞋的大小。

早在1958年,淀山湖南岸的淀峰、西岑曾建苗圃,后因国家经济困难,苗圃被撤销,退地还农。“这种僵局在70年代逐渐被打破,逐渐复苏的上海开始着手发展城市绿化.当时,上海园林不仅仅要体现生态价值,还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传统园林和古典建筑设计技艺的重任。”建设部劳模、教授级高工陈伟良若有所思地说道。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054.jpg

1978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局提出的辟建淀山湖风景区的规划设想获批,后定名为上海大观园。

上海大观园,根据《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设计而生。园中不仅真实还原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生活过的住所,甚至连庭园周边的植物配置和组合,都力求百分百复现。

不同于北京大观园,上海大观园利用江南水乡的特点,在园中布置大面积人工湖泊。全园以湖为中心,以池塘、沁芳溪沟通各景点,构成有主有支、有动有静的水系,湖边设亭、榭,湖中设曲桥、石舫、石灯,溪上设桥亭,形成山重水复、流水人家的江南园林风光。整座园林既有皇家园林的气势恢宏,也兼具江南园林的温婉秀气。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058.jpg

“如此南北结合,既让人嗅到一缕古香古色,又让人感慨园林的匠心独运。”陈伟良说,“当古典园林在现代都会中,共生、共赏、可游,或许,这正是当今的我们,对承袭千年的中国传统造园技艺的致敬。”

上海大观园的建设前后历时7年,于1988年全部开放。

此后,上海的公共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成长起来。


城市中心的“绿化革命”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90年代的上海,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穿梭,处处彰显着欣欣向荣的活力。也就在那时,园林局更名为“绿化局”。然而这股活力似乎也传染到了物理层面,在上海市中心,巨大的“热岛”正在不断膨胀。

“热岛效应”,指的是钢筋水泥林立的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中心气温高于周边的情况。黄浦、卢湾、静安三区,那时是上海旧房危房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上海热岛效应非常严重的地区,人口密度最高时达到15万人/平方公里。简旧房屋多、人口密度大,许多“城市病”难以避免,居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拆旧建绿,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02.jpg

在陈伟良看来,园林局更名为绿化局,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字的改变,更是工作理念的转变。“名字的改变代表了整个理念的变化。绿化的概念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园囿,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城市的绿化和景观,意味着将园林绿化的发展融入到了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

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提出:在大型的生活居民区附近500米,一定要有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的公共绿地供居民散步休息。延安中路绿地、太平桥绿地、徐家汇公园等一大批公共绿地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占地28公顷的延中绿地了。它地跨黄浦、卢湾、静安三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与大观园不同,延中绿地的建设遵循“大绿化”理念,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充分考虑市民户外活动的需求。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06.jpg

2003年,延中绿地完工了。这个曾经令上海头疼的“病灶”摇身一变,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巨大的“绿肺”。有数据显示,与建成前相比,延中绿地周边炎夏白天的平均气温下降了0.6摄氏度,大大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延中绿地总建设费为25.3亿元,相当于1998年上海全年园林投资的4.14倍;仅一期工程就动迁居民5248户,单位243家,是目前市民动迁量最大的大型公共绿地,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10.jpg

尽管公园增多了,绿地变大了。但很多市民却仍被公园的围墙拦在外面,不得不通过购买门票、月卡等形式入园。为了让市民们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绿色,上海实施“破墙透绿”行动:将公园的围墙拆掉,变封闭式公园为开放式公园,园林绿化与城市真正地融合在了一起。


城市有机生命体的“三维空间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界瞩目,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口号更是传遍大江南北。更美好的生活,必然要有更多的绿色——世博园区的绿化工作也随之被提上了议程。

然而这又何谈容易,世博园区位于黄浦江沿岸,原有企业多以钢铁化工产业为主,园区内的土地早已板结硬化且污染严重,不适宜植物生长。无独有偶,动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其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14.jpg

“硬土污水”上种花草,不可谓不难,然而世博会的开展日期也在逐渐临近,留给绿化的时间并不多。面临这样的挑战,上海园林大胆集成技术:在土壤处理方面,通过豆科类植物对土壤进行改良,并用配生土技术为土壤调理营养结构;同时对苗木实行移栽种植,以节约时间;在水处理方面,引入黄浦江水,使得水陆生态得以联通,同时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结合的手段,使黄浦江的水从“劣V类水”净化为“III类水”,最后形成一座美丽的喷泉。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17.jpg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上海为世界展示了一片生机盎然之绿,不负任何人的期待。“世博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最宝贵的经验。”陈伟良总结说:“第一是如何在城市立地条件困难的土地上进行改造;第二就是土壤处理与水处理概念逐步形成。事实上,我们不仅仅对世博区域土壤和水的处理,也给后面其它的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也正是这些经验,让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理念不再限于“绿化”,而是从整体环境入手,净化、改造、建设宜居环境。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21.jpg


时代召唤的“生态之歌”

生态文明、城市更新,这些概念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关于城市发展的各大论题中。随着城市开发、新建逐步走到成熟期。那些城市中不符合现有需求的部分,成为了发展的瓶颈。

什么是不符合现有需求的部分?定义很多,但对于现代上海来说,那些不生态、不环保的部分,便是需要被“更新”的对象。如今,生态和环保成了园林集团规划发展的主题。陈伟良认为,这一主题非常符合整个上海城市的发展,也必将在全国城市建设中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25.jpg

在浦江郊野公园项目中,通过对植物本身进行多层级规划,实现对雨水的净化与吸收,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在辰山植物园土壤修复工程中,园林集团保护肥沃的原表土资源,大面积土方种植先锋植物,同时外进有机肥,实现土壤的快速改良;在桃浦土壤修复工程中,对污染土壤采用异位修复工艺、对污染地下水采用“抽提+异位治理模式”开展修复治理,将土壤与地下水状况均恢复至要求范围……生态和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一直贯穿园林集团企业战略的始终。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28.jpg 

近三年,上海每年新建绿地均超过1000万平方米,2017年更是达到135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上海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经达到12.5平方米,城市森林覆盖率增至16.2%。这对于人口密集、城市绿化基础曾经薄弱的超大城市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

“从园林到园林绿化,再到生态文明。上海的人均绿地面积从曾经的‘一双鞋’、‘一张报纸’慢慢扩大到‘一张床’,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间房’。但现在这间房可能还只是一室一厅的单身宿舍,未来,我们希望把它变成两室一厅的现代宜居住宅。”陈伟良说。

微信图片_201812280941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