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中赋比之用
发布时间:2019/3/20 11:26:51       来源:上海古猗园       【字体:

  隐逸是江南文化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精神的底色。借助山石花木,采用赋比手法,在园林中俯拾可见。

  比德,以事物附比人的德行,借物励志,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园林中常用梅花象征文人不畏坎坷、荷花象征洁身自好、流水象征智慧、山象征仁爱等,以此表白心曲。如拙政园待霜亭,额名取唐韦应物诗“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句意。亭周围多种吴县洞庭山橘树,这种橘树果实小而皮薄,霜降后开始变红,以“待霜”名亭,附比橘特征,寓意凌寒坚贞,不怕摧折的文人骨气。拙政园留听阁,名取唐朝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句意,池中残荷象征园主的坚贞精神。荷叶是藕的水面可见部分,藕才是生命本体,残败荷叶只是表面现象,只要本体不死,来年必然新枝嫩叶焕然一新,以此激励对未来的向往。所以,私家园林中的一草一木非比寻常,皆赋予了人文意义。

  附比,还有一种自励通过附比圣贤高人,自我标榜来完成。留园五峰仙馆,庭院内堆一数峰耸立的假山,象征庐山五老峰;庭院以石板铺地,象征山的余脉;馆后有清泉,加强山的意象。五峰仙馆借李白《望五老峰》诗意布置,园主自比李白。

  此类附比标榜俯拾皆是,如耦园的“织帘老屋”附比南齐隐士沈驎士,少时织帘,后辞官隐居;留园“濠濮亭”附比庄子在濠水濮水隐居;留园“东山丝竹”附比东晋谢安隐居会稽山。园主通过这类附比使自己精神得到升华。

标榜,标榜性布置也不少,留园“恰杭”题名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诗句意,标榜清高。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借苏东坡词句:“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轩内仅布置两只石凳象征清风和明月,借此标榜自己孤高傲世无人可与之为伍,借此自持尊严,独守空寂。

  宣泄,通过比德、附比、标榜稳住了失落心理的阵脚,为远离官场闲居市井找到了一个体面的理由--隐居,借此把自己打扮成一名光荣的失败者。然而,像王献臣这样受过奇耻大辱的人来说,比德、附比、标榜还难消胸中怨气,需要另外一些宣泄情绪的途径,于是采用自我解嘲、借物讽时方法,借题名、花木尽情宣泄。拙政园名“拙政”自嘲不善为官之道,只好躬耕田亩,行孝友兄弟。他在园中遍植荷花,借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把当时的官场比喻为污秽不堪的泥潭,将当时的官僚痛骂一遍,同时把自己比喻为远离污秽,亭亭玉立一尘不染的莲花。他还在水池边建造主厅堂名“远香堂”,借周敦颐《爱莲说》文中“香远益清”意,标榜自己不向权贵妥协的精神,实在是非如此不足以宣泄胸中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