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评析:评“零垃圾”的可实现性
发布时间:2010/8/30 11:15: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吕春元

  生活垃圾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必然的产物。这种产物具有产生的连续性、组分的复杂性、季节的变化性和时代的紧跟性等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活垃圾组分还较简单,产生量也较少,因而较易处置。随着时代的进歩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习俗观念的改变,垃圾数量日渐増多,日趋复杂。致使处置它,不仅在中国是个让政府头痛的事,即使在工业化发达的先进国家里也是一个难题。过去,这个难题还局限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近几年来已逐渐向中、小城镇,乃至农村蔓延。如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它,“垃圾围城”并非耸人听闻。如今,我国已将垃圾焚烧,并利用余热发电列入了推广项目,并解释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最终处置量,还为人们提供可观的绿色的再生能源,因而还被某些人称之“阳光工程”。但是,在一些地方推广实施时,却遭遇当地居民的坚决反对。与此同时,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或地区也在反对焚烧垃圾。例如亚太环境NCO(亚洲太平洋12国的环境非政府机构组织)2000年于泰国曼谷召开“亚洲反对垃圾焚烧”会议,与会代表报告本国垃圾焚烧现状,反对导入焚烧;菲律宾在“大气净化法”中规定,从2002年6月起禁止焚烧垃圾;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使用垃圾焚烧炉最早、最多的国家,也已相继颁布了“焚化炉禁建令”;还有15个国家的辖区通过了对垃圾焚烧的部分禁令。
  为了解决垃圾的出路,一些国家或地区提出“零垃圾”的理念,并开始付诸实践。例如澳洲的首都堪培拉市、纽西兰的基督城先后提出,要在2010年和2020年实现“零垃圾”目标。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埃德蒙顿,美国的旧金山和新西兰等国在贯彻实施“零垃圾”措施中,也取得丰富的经验和成绩。我国的台湾省,也正在刮起“零垃圾”的风暴。

 
  
  在处置生活垃圾问题上,一些大城市应走哪条道路?釆取什么措施最为上策呢?!笔者个人认为:“零垃圾”才是治理城市“垃圾围城”的唯一出路。因为“零垃圾”理念,对缓解当前世界性能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有一定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是实践“循环经济”的一项具体措施,能将生活垃圾最终处置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实施“零垃圾”目标并非易事,首先要遵行科学发展观,拚弃陈旧观念,竖立新理念。这就是:
  第一,生活垃圾并非废物,各类组分均能被再生利用。生活垃圾是一种“放錯位置的再生资源”,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生活垃圾中某些组分(诸如易腐有机物,轻型或薄型塑料包装物等)在城生活垃圾中占总量的一半以上,曾被视为不可回收利用之废物。其实是它的再生利用经济附加值太低、其再生产品也难出售等原因,让人们得出的錯误结论。但是将易腐有机垃圾制成有机肥,却是种植业宝贵之生产资料。塑料包装废物再生成再生塑料是塑料原料的重要补充。所以说,生活垃圾中无废物,这一观念必须建立。
  第二,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体系要先行。生活垃圾组分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组分都有相应的再生利用措施。在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前,这些相应的措施都必须建立起来。否则“分类收集”仅是一句空话;垃圾“资源化”也是事倍功半。
  第三,处置生活垃圾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首先考虑的是环境效益。前面所说的易腐有机物的治理,其显性经济效益很可能是个负值,但若因将垃圾肥施入耕种土壤中,能确保土壤再不会板结、硬化,其栽种产品品质更优良,产量更髙;能提髙化肥吸收率,从而减少化肥用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降低化肥流失量、降低对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污染等隐性和半隠性效益叠加起来,其经济效益可能是个天文数字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脫离现实的经济状况。但若将采用焚烧和发电技术来处置生活垃圾所化费用(建厂投资:63.3元/吨;处置垃圾补贴费:124元/吨;发电上网补贴:72元/吨。三项费用合计为260元/吨。除此以外,每焚烧1吨生活垃圾还产生0.3吨左右灰渣和一定数量的飞灰需填埋或按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其处置费用还未计算进去),用于易腐有机垃圾的处置会绰绰有余的。2005年8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答复某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问题时透露: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加大财政和信贷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经济效益差,但环保效益显著的不易回收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 况且,焚烧还与低碳经济大相径庭。
  为了尽早实现“零垃圾”目标,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髙全民精神文明素质和保护环境及保护资源思想意识。要明确地让全民认识到,垃圾的资源化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良性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垃圾的分类收集就能确保垃圾资源化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从源头实施垃圾分类和收集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一种垃圾分类的手段,效果也最好:生活垃圾来自各家各户,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也得全民参与。
  2. 垃圾堆肥厂和废旧塑料再生处理厂应尽早建成和投入营运。据广州市原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及废旧塑料的组分,分别占垃圾总量的50%和20%左右。若能将该两项组分再生利用,不仅可为社会提供大量再生资源,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更能为生活垃圾找到一条很稳定的出路,使垃圾大幅度地减量化。但只有将这两项资源再生利用工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才有实际效果。否则任何垃圾分类方案都是形同虚设,与当前物资回收公司、废品回收店及废品收购联合运作的模式雷同,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再生利用率的影响也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3.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应由简渐繁,由居民、部门到公共场合。待垃圾堆肥场及废旧塑料再生厂建成之际,再启动垃圾分类收工作。此时居民也会主动配合实施。分类收集初期,可要求居民首先将易腐有机垃圾和塑料包装废弃物,分别包装后再交给环卫工人收集。环卫部门可对易腐有机垃圾安排为毎天收一次,塑料包装废物毎隔一天收集一次,其余废弃物每周收一次。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及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分类回收后,剩余的废弃物不仅数量不多,而且也不易腐解发臭。所以,对这类废弃物建议可隔较长一段时间(如一周)回收一次。这些垃圾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回收再利用经济附加值较髙的废弃物(诸如玻璃类废物、纸类废弃物及利乐包类废弃物等)。可考虑交给收编的废品回收人员,或由环卫工人与其联合操作。分类收集与混合收集无疑给居民带来一些不便。为此建议,在推广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过程中,除对居民加强宣传教育外,还应适当给一些经济(或实物)的补偿,以资鼓励。随着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被居民接受和习惯的程度加深,垃圾的分类可逐步细化。诸如将玻璃类、纸品类、衣着类……区分出来,再由环卫部门安排时间统一收集和再生利用。
  



(作者:广东省环境保护专家库成员、广州市环境保护专家库成员、髙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社员)
(配图/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