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加强湿地保护 建设美丽上海
发布时间:2014/3/24 10:18: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蔡友铭


九段沙湿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践科学发展中,必须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上海。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早在1971年2月2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呼吁全球各国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我国政府已于1992年成为《湿地公约》第67个缔约方,把保护湿地作为对维护地球生态安全,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项庄严承诺。


  一、上海的发展起源于湿地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是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的国际化都市。上海的简称“沪”就是一种捕鱼的工具,“上海滩”这一别名就是其从湿地上发展由来的最好证明。湿地为上海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海城市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湿地的发展和利用。6000多年前,上海市域内只有西部的青浦、松江、金山三地基本成陆。这些陆域都属于古太湖淤浅后形成的湖沼(特别是青浦、松江一带)与湖滨平原。直到3000年前,嘉定、闵行、奉贤三地的西部大部或局部形成。此时,包括市中心区在内其他区域仍处在海平面之下。到北宋时期,上海仍然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直到明朝中叶,上海县迅速发展,“人物之盛、财赋之多,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东南名邑”。区域水系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随着长江携带的入海泥沙的沉积,不断淤涨的滩涂湿地为上海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通过湿地新增土地1040.9平方公里,陆域面积扩大了15%,主要用于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等)、现代农业(崇明国家级绿色食品园区等)、新城镇建设(南汇临港新城等)、工业基地(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水源地建设(青草沙水库)等各个方面。


北湖湿地


  二、湿地对上海城市的巨大效益

  湿地是上海市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水调节和水资源供应、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提供了上海市丰富的动植物产品、理想的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场所,还在抵御风暴潮、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上海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据不完全统计,湿地养育着上海近70%—80%的野生动植物种,为近400多种鸟类、250多种鱼类、260多种浮游动物、150多种底栖动物和300多种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特别是上海市长江口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既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地,也是长江流域与东海重要濒危与经济鱼类的觅食、产卵、育幼、肥育场所和洄游通道,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敏感地区和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238个热点地区之一。

  (二)保障水资源供应

  湿地是上海市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上海市众多的沼泽、库塘、河流、湖泊以及运河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黄浦江上游的河流与湖泊湿地、宝钢—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和正在建设的崇明东风西沙水库等人工湿地构成了上海最主要的水源地,为2000多万上海人民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源。

  (三)降解污染物

  湿地植被和底泥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附着毒物和营养物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和排除。特别是潮间盐水沼泽以及淤泥质滩涂的细颗粒泥沙吸附大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水质净化起了很大作用,是净化污水、削减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的一道天然屏障。据研究,1公顷湿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

  (四)调节气候

  植被覆盖率较高的湿地对大气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的作用。研究显示,上海市湿地的气候调节功能潜力很大,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湿地有显著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功能。

  (五)丰富动植物产品

  海湿地提供本市所需的各类物质资料和产品,主要有芦苇、鱼、水资源等。上海市长江河口海岸滩涂湿地丰富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产资源,使这里成为富饶的渔场。长江口水域有舟山、吕四等著名渔场,在东海渔业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内陆人工养殖种植塘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水产品和经济产品。2010年,仅青浦区养殖渔业总产量就达25024吨,年生产茭白8万吨,产品销往整个华东市场。湿地种植和养殖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六)提供旅游科研场所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美学等方面的功能和巨大的景观价值。上海市许多重要的旅游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地区,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使其成为生态旅游和疗养的胜地。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湿地保留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

  (七)抵御风暴潮

  上海市是一个沿江沿海城市,湿地特别是近海与海岸滩涂湿地在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冲击,防止对海岸带侵蚀,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滩涂湿地摩擦阻力较大,可以减缓波浪向岸的速度,波浪流过海三棱?草带的近底流速能减弱16%-71%。80米宽的盐沼外加3米高的海堤,其防海浪冲击能力相当于12米高的海堤。根据上海市多次热带气旋灾后调查结果来看,海堤外的植被覆盖面积越小,海塘的受损频率和受损程度就越高。


大莲湖


  三、上海的湿地保护与成效

  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力度。

  (一)加强对重要敏感湿地区域的保护

  上海市政府在长江口湿地上先后建立了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等4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禁猎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先后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2012年底,上海市受保护的湿地已达到130054.35公顷,湿地保护率为34.50%。

  (二)坚持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

1997—2002年,完成上海市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 2011—2013年,完成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 2007年起,组织了全市湿地资源动态监测,编制上海市湿地资源监测年度报告,使湿地资源监测逐步做到常态化和数字化。2006年来,每年对本市崇明东滩和长江口中华鲟两个国际重要湿地开展生态监测,并发布监测公报,定期评估国际重要湿地生态质量。2005年以来,每年开展全市水鸟同步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从水鸟及其栖息地的角度反映湿地质量与保护成效。开展崇明生态岛“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水鸟物种数”的监测,科学评估崇明湿地水鸟状况。

  (三)积极开展滨海、湖泊湿地生态治理和獐、扬子鳄等湿地动物重引入的研究

  依托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上海市滨海、湖泊湿地生态治理与修复研究,并建立多处湿地生态治理与修复的示范和实验基地,如大莲湖湿地修复示范区、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治理及鸟类栖息地优化示范区、南汇东滩水鸟栖息地修复区等。开展崇明东滩扬子鳄、南汇东滩獐重引入研究并形成稳定种群。

  (四)努力强化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在“爱鸟周”、“世界湿地日”和“野生动物保护月”期间,开展湿地保护的图片展览、观鸟活动、自然笔记、生态导赏、摄影(知识、征文、绘画)比赛、印发宣传资料等。招募社会志愿者,建立“志愿者之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宣传。建立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湿地认知和保护意识。

  (五)扩大合作交流,提高管理水平

  上海市林业局与湿地国际(WIB)、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自然保护区与管理机构,开展湿地保护对外交流合作。2007年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组织长江湿地保护网络;2011年共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国际培训中心”,举办首次湿地管理国际培训班,吸取了国(境)外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保护管理湿地的能力。


  四、上海湿地管理的发展思路

  尽管湿地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上海市湿地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自然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湿地多头管理,成效不高;全国性保护法规缺失,地方立法推进艰难;保护管理机构基础薄弱,人员能力不足等。上海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土地稀缺的城市,湿地保护与土地利用的矛盾长期存在。按照上海市建设生态、宜居、智慧型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大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上海市湿地保护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按照《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十二五”规划》的湿地保护目标,维持自然湿地保有率,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更加注重湿地资源保护,进一步完善湿地管理体制,推动湿地保护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一)继续推进湿地保护管理立法

  目前,虽然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但由于“湿地”法律概念的不确定,因此湿地保护尚缺少足够的法律保障。湿地管理应当由以往偏重资源开发利用,转向环境资源保护及有节度的利用。湿地立法旨在以法律形式明确本市湿地的定义、范围、保护与利用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明确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方法、程序、自然湿地开发及用途改变的评估、审批制度等;使湿地保护、水资源综合管理、国土及环境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等协调一致。目前,全国已经有19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地方湿地保护法规,上海湿地立法时机已经成熟,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立法相关工作。

  (二)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建立湿地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采取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的方法,明确各级湿地保护的重点和力度,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合理控制利用的规模和程度,使保护和利用平衡发展,做到保护中合理利用注重经济效益,利用中兼顾保护发挥生态效益。上海湿地根据重要性大致可划分为3个层次: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上海市重要湿地,一般湿地。对于每个湿地的分级确定不同的保护措施和类别。对于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进行严格保护管理。对于上海市重要湿地,可以通过建立湿地公园、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野生动物禁猎区等形式,在维持湿地面积和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对于一般湿地,应当进行登记备案,在不丧失其湿地性质的前提下,以提高其服务价值方式科学利用。

  (三)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和补助制度

  湿地保护有助于增加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供给,但公众无需支付费用即可获取。湿地不合理的利用活动导致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供给的减少,甚至破坏湿地生态环境而导致湿地退化,但利用者也不承担相应的成本。因此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着经济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且都不能通过市场机制予以消除。为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构建有效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湿地各种生态服务功能。目前,我市已有公益林、水源地和耕地生态补偿,国家已有湿地保护补助制度。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上海市加强湿地保护,提高湿地生态价值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上海市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整合科研部门及相关部门各方力量,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建立本市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本市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情况,在圈围速度不超过淤涨速度的情况下,确定适宜圈围的已经陆生化的滩涂区域,指导适度、合理的围垦。除湿地资源监测数据外,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协调,包括水文、水质、土壤、大气和污染物数据,湿地内部及及周边社会经济活动情况等,为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


  (本文供图/刘雨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