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垃圾90%抛弃在中国
发布时间:2007/3/16 11:31: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 杨 力

 
  目前,我国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不仅自身每年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而且还遭遇国外电子垃圾的侵入。据统计,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80%被运到亚洲,其中90%丢弃在中国。这是日前笔者综合了已经过去的2006年,在人民网、市场报、消费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获得的信息。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的社会保有量,分别为3.7亿台、1.5亿台和1.9亿台,还有近5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这些电器已步入报废淘汰的高峰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子垃圾的数量还将以每年5%至10%的速度迅速增加。待报废的电器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土壤、水源,并最终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所有这些电子废弃物,如果回收处理不当,都将是未来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将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由国家环保总局专家撰写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国际法分析》对外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从来没有把本国的危险废物转移至他国,相反,一直却是危险废物转移的受害者。与此相佐证的是,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80%出口亚洲,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中国人正承受着世界电子垃圾带来的伤痛,电子垃圾给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威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我国产生的电子垃圾尚难处理的同时,国外的电子垃圾正漂洋过海,涌向我国,且逐年加剧。专家分析,电子垃圾的材料里,大多含有铅、汞、锡、镉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令人心痛的是,我国大量的电子垃圾的流向尚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
  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算起,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在内的10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关于电子垃圾的流向问题却规定很少,甚至对日渐庞大的“洋电子垃圾”的进口,也没有完整的配套细则。这就为国内电子垃圾的监管留下了漏洞。相比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有关电子垃圾的法律、法规还是一个空白。据了解,我国虽然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但缺乏实施细则,还没有针对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专门法规,环保部门无权取缔那些不规范的电子垃圾回收和实行物理拆解的作坊,更无法干预和控制电子垃圾的流向。据媒体报道,在天津的一个村庄可以见到近百家大大小小的作坊,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电子垃圾回收和物理拆解的“集散地”。这种原始地处理电子垃圾的方法,严重污染了环境。一些业内人士说,电子垃圾回收点和拆解作坊确实对当地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可是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让从事这个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垃圾带来的伤害从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国人的“作茧自缚”。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电子洋垃圾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更没有意识到这些电子洋垃圾污染环境的严重性。由于这些电子洋垃圾价格低廉,很多消费者认为,既使用坏了,再去买一台也非常划算,正是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才会使电子洋垃圾的销售日益红火。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国内外不法商人铤而走险,钻法规空子,在废旧钢铁里夹杂各种电子垃圾,以“夹带走私”的方式,把电子洋垃圾推向中国。杜绝电子垃圾流向我国,就要斩断不法分子的利益之手。
  要想根治电子洋垃圾泛滥的顽疾,还要让消费者认识到使用电子洋垃圾的危害。在消费者中没有了市场,就彻底封堵了电子洋垃圾的销售和购买渠道。这样,电子洋垃圾将会彻底从国内市场淡出。要想彻底堵住洋电子垃圾的危害,还需要建立规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集散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快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产业化进程,严格监管电子垃圾的收集、流向和处理,取缔无证回收处理网点,制定政策,推动电子垃圾回收利用企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有专家认为,我国目前规范废旧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不系统、不配套,绝大部分电子垃圾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收走,经过拆解分类后卖给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地下工厂”,对未来的环境治理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杜绝电子垃圾流向我国,就要提高环境标准的门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进口、加工、流转、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目前,有关部门监管和控制乏力是导致电子垃圾流向失控并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据此,处理与再利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专家们指出,电子垃圾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失去。因为电子垃圾具有双重性,即资源的再生性和潜在的环境污染性。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金、铜、铝、银等贵金属以及塑料,存在巨大的资源再利用性和开发性,拥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回收利用不当或者任意丢弃,就会形成一条与水、空气、土壤污染和动植物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污染链”。如何善待电子垃圾里的资源,使其循环利用、造福于民,而不是遗祸后人,这正是我国政府千方百计寻求解决之道的一大课题。
  的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建立起电子垃圾回收体系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和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士纷纷表示,政府应从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率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当前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产业无序发展的状态,加快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产业化进程,莫让我国成为国外电子垃圾处理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尽早出台有关法规,对电子垃圾产品进口实行严格的控制,对违法者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其二,国家建立激励和补贴政策,强制国内生产企业回收处理废旧家电及电器产品;其三,制定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技术标准,提高进入门槛,强制执行环保措施,确保使用高科技手段,以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其四,实行“污染者付费”制度。即消费者有义务将废旧家电交售给回收企业,不得擅自丢弃、自行拆解、拼装并销售。同时在废弃家电时还需交纳一定数额的回收处理费,以积累资金,促进我国电子垃圾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的升级。

  (作者单位: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