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评析:加强湿地生态建设 拓展上海环境容量——上海地区湿地生态建设评析
发布时间:2009/3/2 15:17: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陆健健



  尽管“湿地”一词作为专业名词仅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不到40年,但近来人们发现人类文明史就是对湿地不断认识、不断利用的历史。历史上的尼罗河(古埃及)文明、两河(巴比伦)文明、黄河文明都是建立在河滩湿地上的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则与滨海湿地密切相关。
  目前,全球人类有60%生活在海岸带,30%在大江大河之滨;合计约有90%的人生活在原先的自然湿地上!世界上90%以上的大城市,包括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无一不是在湿地上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末美国华盛顿自然资源研究所的学者计算过全球的生态服务价值约33万亿美元,其中海洋21万亿(含涉海湿地7万亿以上)、陆地12万亿(含涉陆湿地4万亿以上)。由此可知自然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湿地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经济基础。
  从生态学上说。湿地是地球之“肾”。城市是人类在地球上建设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人是城市及相关人工生态系统的主导物种。我国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建设生态系统健康的人类生存区,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健康的生态系统主要体现为一定区域系统内的水(水文、水流、水量)、土(结构、成分、性质)、气(气候、气象)和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组分有机组合,自然协调;系统内各生物群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平稳通畅,动态平衡。否则,会呈现无序和紊乱,产生种种“生态病”。生态建设就是在“源头”给生态系统治病,通过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制约和修正,缓解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恢复生态系统自然功能,同时拓展人类生存的环境容量。
  湿地生态建设包括湿地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需尊重自然演化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以下是笔者对上海湿地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与评析。
  
  一、上海沿江沿海潮滩湿地和沙洲岛屿湿地的生态建设
  沿江沿海潮滩湿地和沙洲岛屿湿地占上海地区自然湿地的90%以上。毋庸置疑,这些自然湿地的生态建设极其重要。
  历史上,万里长江每年给其入海口带来数以亿吨计的泥沙资源,在海潮的顶托下自然重力使长江泥沙在河口沉积成滩,成洲。滩老成陆,人类活动,成就了不少建立在河口湿地上的城市。上海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临江滨海城市。这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典型实例。长期以来我们积累了许多长江口湿地合理利用和科学利用的宝贵经验。
  随着长江流域一系列水土整治、水利水电和调水引水等工程的实施和沿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近年来长江口的水沙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来水水质有所下降,来沙量急剧减少。另外,长江河口区的深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建设,工业布局调整等现代化建设,这些都对长江口的环境带来显著影响,特别是导致了该区域自然湿地数量和质量的非常规变化。上海水务部门在考虑上述方方面面情况下修编的上海市滩涂保护和利用规划是符合实际的。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对潮滩湿地“多促少围,先促后围”等兼顾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圈围方针,符合把长江来沙资源尽可能多地留在长江口并加以利用的原则。著名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院士有一句名言,“滩老成陆”。潮滩湿地中“老滩(3米以上的高滩湿地)”可圈围利用(特殊情况除外)是先民积累的经验,不能因为建堤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笔者认为这是河口湿地圈围的标准线。这条标准线既区别了湖滩圈围和海滩圈围的性质,又反对了“圈围就是破坏环境”的教条,还符合潮滩湿地自然演化的客观规律。实施这个标准线可化解目前长江口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不少争论和矛盾。地处密西西比河口的美国新尔良市的大堤2005年被风暴潮所破,海水进城,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还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那就是过度占有潮滩湿地而受到的大自然报复。我们应该接受这个教训。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湿地生态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上海在长江口已建了保护湿地迁徙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标的“崇明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入海前中华鲟幼鱼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保护河口沙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河口基岩质岛屿的“金山岛自然保护区”等四个保护区。在数量上和保护类型上已经很到位了。目前,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亟需提高保护区建设质量和保护效率。“效法自然”是生态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自然保护区建设也不例外。湿地鸟类主要分水禽和涉禽,其栖息地各自需要不同比例的景观组合。据近年鸟类观测人员的报道,目前崇明东滩的迁徙鹬类出现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区域是在保护区东北侧互花米草茂密生长区外面的光滩和藨草带。这给了我们提高东滩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的若干提示:其一,人类活动越少鸟就越多;其二,从光滩到藨草带到芦苇区(或米草区)是潮滩植被随泥沙淤积潮沟发育进程演化的自然发育模式;其三,高潮带植被生长越茂盛其与中低潮带营养物质交流也越丰富。圈围起来就失去了这些生态平衡,也有违“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初衷。
  建设湿地公园是我国在湿地保护中创造的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湿地保护模式。除了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本区域湿地生态建设的另一项亟需跟进的工作是选择合适的区域分期分批建设一批以湿地生态功能保护为主要目的,同时又兼顾水源保护、生态旅游、康复疗养、休闲娱乐、环境教育、科学研究等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不同类型的主题湿地公园。

  二、上海水源地和取水口周边的湿地生态建设
  最近有人提出20年内地球上最有可能大规模爆发的危机不是能源危机而是水危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使我国60%以上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短缺的区域。上海是闻名世界的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
  湿地生态建设有利于水源保护和水质改善。在长江口青草沙和中央沙湿地、崇明西沙湿地和青浦淀山湖湿地结合水源地建设,建立一些水源保护型的湿地公园也应该是上海湿地生态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绿化局正在制定的计划符合这方面的需求。当然,水源保护区的湿地公园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湿地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在这些湿地公园中可以适当建一些与伤、残、精神病患者有关的康复疗养院、养老保健中心和科研中心,以增加经济效益,但不适合建设群众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更切忌用非生态的方法(如人工放养,投饵招引等)建造鸟类集聚区,以防带来污染和禽流感病源传播机会。
  
  三、 建城区的湿地生态建设
  建城区的湿地生态建设包括城市水系生态化建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小区中的水景区改造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等。建城区湿地共同的生态功能是缓解和治理城市“肾病”,如大气粉尘、汽车尾气、热岛效应、面源污染、水质恶化等,以及改善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等。基本理念是通过湿地生态建设,培育建城区自然资本,拓展城市环境容量,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城市水系生态化方面,上海已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韩国首尔的青溪川河道的生态化建设比较,还是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如进一步加强水系沟通和河床清污等。这需要一系列的生态技术支撑,寻求一些清污而不做硬底河床、建亲水河岸而不拓展现有岸坡等方法达到增加河床和河岸的土层与气层和水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和微生物交流的生态学目的。
  上海城市现有公园、绿地和居住小区内有约10%面积的水景,在美化环境方法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些水景有的源于原生湿地残存,有的完全是人工开挖建成。其中一些水景,特别是一些住宅小区的水景,出现污染、水华等问题。可以用湿地生态建设方法加以解决。例如可以采用增加水循环设施和反季节水位调控技术增加水景的净水功能等。
  上海近郊建城区有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设想。在规划和建设中拟吸取和接受国内外湿地公园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成功的案例不多,出现了一些诸如建设目标不明确、功能主次颠倒、贪大求全、华而不实,浪费土地和建设费用等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国外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类似的公益性公园很强调环境教育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建设一般都利用城市发展中的废弃地。如著名的伦敦湿地中心就建在一个废弃的老工业园区上;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景观公园建在原来的垃圾场上;建在原垃圾场上的公园还有纽约斯坦顿岛的freshkills公园。荷兰阿姆斯特丹的westergasfabriek公园,从前是被污染的煤气厂,现被改造成一个文化公园。

  复旦新江湾城校区(本文配图/张解放)
  
  四、市郊农业区湿地的生态建设
  面广量大的农田化肥和农药残留物是令人头疼的面源污染,也是导致我国河流湖泊水质恶化的三大污染源之一。上海郊区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很严重。建设“农业湿地”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美国的湿地学者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按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每14公顷农田设置1公顷近自然湿地,可达到净化水质的功效。就是所谓的14:1农业湿地技术。当然,上海郊区农业湿地的农田和湿地面积比应该是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也有一些传统的利用湿地功能保养农田的方法,如上海郊区水稻田冬天开沟排水降低水位后种豆科作物来年作稻田绿肥;又如云南云阳梯田(哈尼梯田)人和自然各用半年,还起到保护湿地野生动物的功效。
  在农村民居相对分散的区域用集污纳管加建污水处理厂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成本高效果不佳;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原理构建的“结构湿地”(小型循环水污染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节水净水,事半功倍,值得总结推广。
  总之,加强上海的湿地生态建设,可拓展本区域的环境容量,人与自然可在共享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实现和谐共存。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