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0/6/29 13:23: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裴恩乐
 鸵鸟

  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与人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则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中,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野生动物生存的城市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与生态文明在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型城市、维护城市文明中具有互为依存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一、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是指生活在野外环境中的各类动物,也包括那些来源于野外环境,虽经短期驯养但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动物。野生动物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从海洋到陆地,从平原到高山,从荒漠到热带森林,凡是人类所涉足的区域都可以找到或发现野生动物的生存,甚至人类还没有探索的区域也有野生动物的分布。从分类学上来说,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可以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软体动物、昆虫等无脊椎动物。
  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可只有濒危野生动物才受到特别严格的重点保护。所谓濒危野生动物,是指由于动物自身的原因(如大熊猫)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老虎)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种群。值得一提的是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是一项国际性工作,需要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参与并通过控制野生动物的贸易来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就是一个旨在通过控制贸易来保护濒危野生物种的重要国际条约,缔结于1973年,共有25条3个附件(即三类受贸易控制的动植物种名单)。该公约于1975年生效,目前共有172个缔约方,中国在1980年12月25日递交了加入书,同年4月8日生效,并担任了这个《公约》的常委会副主席及亚洲区代表。
  不同种的野生动物,其受保护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亚种之间也有比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野生动物因种类、分布范围的不同,也可引起其保护程度的差别。受到特别严格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名单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名单组成。一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政府所签署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英文缩写为CITES)所控制贸易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由CITES附录I 、附录II 、附录III所列名单,涉及动物物种约5000种。二是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随后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我国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涉及300多个物种。同时,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澳大利亚政府签署了双边协定,如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涉及受保护的野生鸟类有227种,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协定》,涉及的野生鸟类有81种。三是各省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而颁布的地方法规,如上海市1993年颁布《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并公布《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除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外,上海市还确定了46种地方重点保护动物。
 白头鹎

 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网络
  

  二、野生动物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
  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上海有没有野生动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上海没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旗舰物种的野生动物,但是上海野生动物特色类群非常明显,野生鸟类是上海野生动物中的主要类群,而又以迁徙性候鸟为其最主要的特色。根据资料记载,上海分布有脊椎动物近550多种,其中鸟类424种,哺乳类动物约42种,两栖类动物14种,爬行类动物36种。在这些动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78种,地方重点保护动物46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约241种。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三角洲的东缘,是长江的入海口。因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径的中点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而成为候鸟迁徙过程中的“驿站”,它们在此驻足歇脚,补充食物,躲避突发的恶劣气候。鸻鹬类和雁鸭类是上海迁徙性候鸟的最主要两个代表类群的野生鸟类,迁徙过程中每年南来北往经过上海的种群数量可达百万只,上海近32万公顷的沿江沿海滩涂湿地和内陆湖泊湿地,就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
  鸻鹬类是上海主要的过境鸟类,同时也是本市鸟类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候鸟,近52种,数量约百万只次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自然滩涂及其附近的人工湿地、湖泊等湿地区域,以崇明东滩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南汇东滩禁猎区以及崇明的北湖等为主要活动区域。每年春季它们离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方越冬地向北迁飞过程中,经过上海的时间约从3月下旬开始,4月是过境高峰期,一直可延续到5月中旬结束,历时约60天左右。秋季离开中国东北、西伯利亚等繁殖地,拖儿带女向南方迁徙,途径上海的时间从8月中旬开始,至9-10月中旬达到过境高峰期,一直延续到11月上旬结束,历时约90天。每年,随着长江水流携带的淤泥在海水的顶托作用下淤积长江口,丰富的营养物质培育了充足的底栖动物,为鸻鹬类鸟类迁飞途经上海准备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而上海以南的沿海岸线几乎都是岩质性,难以养育大量的底栖动物,所以上海周边滩涂湿地是候鸟继续南迁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能量补充站,从而就凸显了上海滩涂湿地对迁徙过境候鸟的重要作用。
  雁鸭类是上海越冬候鸟中的主要野生鸟类,约32种,数量每年维持在10万只左右。每年的9月下旬它们从繁殖地(中国东北地区、西伯利亚等)开始向南迁飞,到11月中旬基本完成迁徙过程。因此,从11月中旬到次年3月初,雁鸭类在上海沿江沿海滩涂湿地和内陆湖泊湿地形成比较稳定的越冬种群。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先后飞离上海,远赴东北地区和西伯利亚生儿育女。优势动物种群分别是斑嘴鸭、绿翅鸭、绿头鸭等。每年10-11月,当过境的鸻鹬类和越冬的雁鸭类同时到达上海时,大量野生鸟类聚集,群飞群落,浩浩荡荡,场面非常宏伟,久居中心城区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是不是上海的野生动物都分布在城市的远郊?不完全是这样的。近十年来,随着上海市政府对环境建设的重视,特别是3万公顷绿地和9万公顷林地的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动物也跟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发生着变化。除了上述利用滩涂湿地的鸻鹬类和雁鸭类外,在上海的424种野生鸟类中,还有许多栖息在公园绿地林地的野生鸟类。据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连续4年在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长风公园、大宁绿地、延中绿地等18个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调查监测,每年都能记录到100种左右的野生鸟类,其中记录频次最高的10种野生鸟类分别为麻雀、白头鹎、乌鸫、灰喜鹊、珠颈斑鸠、黑尾蜡嘴雀、棕头雅雀、灰椋鸟、大山雀和棕背伯劳等,它们都是上海的林中鸟类,以上海的绿地林地作为自己的生活环境,部分种类甚至一年四季都生活在上海,将上海看作是自己的家。在部分绿化条件好的小区中,麻雀、白头鹎、乌鸫都能随时看到。因此,生活在中心城区的市民只要留意观察,在您生活的小区就能观察这些野生鸟类的一言一行,并能欣赏到这些大自然精灵的优美身姿。

灰喜鹊

 
  除了野生鸟类外,上海还有刺猬、貉、黄鼬、狗獾、华南兔等哺乳动物,蟾蜍、黑斑蛙、泽蛙、金线蛙等两栖动物,壁虎、北草蜥、王锦蛇、乌龟等爬行动物,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如蜻蜓、蝴蝶等,生活于湿地环境中的如螃蜞、河蚬等无脊椎动物,以及生活于水中的刀鱼、鲥鱼等鱼类,难以一一介绍。但是,它们都是生活在上海的野生动物,非常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市民一起分享这个城市的繁华和发展,坐看这个城市的潮起潮落。
  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一贯高度重视,并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在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后,1993年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除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外,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通知》,确定了地方重点保护动物46种,给野生动物保护赋予了法律上的地位,并相应地建立市区两级的管理机构,负责上海地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日常工作。在上海寸土寸金的有限范围内,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大小金山三岛保护区)、1个野生动物禁猎区(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湿地、长江口中华鲟湿地)、3处国家重要湿地, 20多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等。上海市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上海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上海湿地资源两项本底调查,基本摸清了上海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本底状况,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为进一步促进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河口城市,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绿地、林地、野生动物等作为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观念已经为广大市民所接受,与此同时野生动物保护也将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推进生态道德教育,促进市民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首先,要加强执法检查。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流通环节的依法管理和执法活动,依法处置非法买卖、销售、运输野生动物等行为,维护城市的文明,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并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
  上海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城市,但却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消耗量较大的城市。在郊区县以乱捕、滥猎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为主要现象,而在中心城区以非法买卖、非法运输、非法食用为主要现象,如在古玩市场、花鸟市场存在着非法买卖象牙及野生动物产品、制品,在花鸟市场存在着非法销售活体野生动物,在餐饮行业存在着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在车站、机场、航运码头存在非法走私、运输野生动物等行为。如2006年10月在南汇东滩毒杀野生鸟类7种554只,2007年12月在崇明东滩保护区偷猎者毒杀137只野鸭等,2009年在市区公安机关查获象牙非法买卖案件3起,在高速道路入口查获非法运输鳄鱼11只,穿山甲活体4只,等等。每年4-10月间,农贸市场、水产市场的非法批发、销售地方重点保护动物的青蛙、蟾蜍、王锦蛇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有时甚至泛滥。这都给上海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上海的城市文明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上海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按照各自职能严格执法,依法处置各类非法行为,促进上海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为载体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落实到公民的生态素养上。强化人类对自然“敬畏而不能过分索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人-自然-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意识;通过塑造具有现代环保意识的一代新人,自觉担当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设计新颖的、群众易于参与的宣传主题和活动,引导群众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转换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上海每年结合“爱鸟周”、“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活动,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2005年以来,先后策划、组织了5届“爱鸟周”活动,2届“湿地日”活动,4届市民观鸟,启动了“寻找喜鹊”、“寻找萤火虫”、“走进上海‘滩’”、“迎世博――呵护您身边的野生动物”等群众性活动,在全市发出“不吃野生动物,提倡文明生活”倡议,与上海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倡导生态文明,构筑和谐社会-野生动物摄影比赛”等活动,与上海烹饪协会合作,在3.8万家餐饮企业,50万从业人员中提出“拒烹野生动物,提倡饮食新风尚”的倡议。近年来,还在中小学开展了“‘和谐社会,共享自然’中小学生绘画大赛”、“野鸟知识知多少”比赛活动、“救救野生动物”系列活动、“《绿野寻踪》少年儿童生态知识校际大比拼活动”;启动了“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和“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学校”、“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实验学校”等评选活动。截止2009年底,全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已达75所,全市野生保护特色学校已达112所,中小学野生动物保护俱乐部的团体会员已超过10万多人。金山兴塔小学开展的“救救癞蛤蟆,从我做起”,青浦高级中学的“让野生动物走出人们的餐桌”、上海中学的“保护中华鲟,留住亿万年的美丽”等12项科技活动,还荣获了“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奖”。通过活动,不仅强化了生态建设和保护、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也在人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带动父母一起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鸻鹬群飞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人类一同生活于这个蓝色星球上,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和朋友。野生动物保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高低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不仅是我们的一个口号,还应该是践行城市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呼吁全社会要从野生动物保护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做到一不捕捉野生动物,二不购买野生动物,三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四不食野生动物,五不到出售野味的餐厅用餐,六不惊吓野生动物,七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八不穿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服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促进上海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提高,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态文化生活,更进一步体现上海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

越冬的野鸭

(作者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

(本文配图/袁晓 黄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