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让花艺融入美丽城市走入百姓家庭——访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会长冯肃伟
发布时间:2013/3/12 15:16: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王 洺 王玉华 林  嘉


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会长冯肃伟(右)接受作者专访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从而使人们产生了生态文明的自然美、科学发展的和谐美和温暖感人的人文美的无限憧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插花花艺作为美丽的使者如何从高阁中走出来,融入百姓生活,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舞台上一展所长。日前笔者就这一话题,专访了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简称插花协会)会长冯肃伟。

笔者:最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人们在谈到“美丽”、谈到提高生活质量和情趣时,不言而喻自然会想到“花香鸟语”的意境,想到对花卉的青睐。我们知道,您曾经是一位环境卫生专家,对政策和管理也很有研究,现在担任了插花协会会长,请您谈谈花的艺术对城市、对生活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冯: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成立于1987年,这是中国插花花艺界成立最早的一个协会。经过26年的发展,我们走在了全国前列,会员数全国最多,机构最齐全,人才聚集度也最高。全国国家级的资深大师有4个上海就有1个,国家大师有9个上海就有6个,技师数量也是全国最多的。协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插花花艺也从原来极小范围的小众艺术,经过传承和发扬向大众艺术、向城市社会、向走入“寻常百姓家”推进。这与几十年来历任会长和同仁们孜孜不倦地对协会恢复性、永续性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党中央对美丽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插花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动力和新的契机。下一步发展我们面临几个问题。第一,长期以来协会以个人会员为主体,处在“插花爱好者俱乐部”的性质中,缺少一个属于专业协会的大的框架,个人会员相对来说只能表达自己的意志,资源极其有限,可能无法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第二,在自闭性活动为主的模式下,协会的社会扩散度不够;第三,协会走向市场不够,虽然艺术是高雅的,但现代艺术离开了现代经济是无法发展的。

  首先,协会一定要做“大”,不是说把机构做大,而是要想办法把小众艺术向大众艺术过渡。插花艺术现在依旧是小众艺术,长期以来可以说上海就这么几百个人在“玩”,处于一个封闭环境中。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因为有需求,所以插花艺术还可以传承下来,但在一些小地方,这门艺术就断了。现在的摄影艺术就发展得很好,老头老太人人都是单反机。生活中谁不喜欢花?将花的文化感受从艺术角度去提炼,这是我们想要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原来俱乐部式的组织架构,调整理事会结构,从社会上吸收团体会员单位。这些团体会员有资源,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有长期支援协会发展的能力。

  其次,我们还要做“宽”,在宽度上发展。协会下面除了有上海市插花花艺学校之外,在各区县还设有办事处。但名为办事处,实际上无资金、无办公场所、无专职人员,许多办事处就是在主任家里开展活动,所以我们要发展,全靠个人兴趣或者办事处主任的个人能力是不行的。要把办事处做大做强,必须想办法挂靠在政府和公益性平台上。从2011年起,在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下,我们把各区县插花协会办事处的牌子挂在了区县绿委办下面,让其成为区县绿委办的志愿者,参与区绿委办的公益项目,这样不仅扩大了群众绿化的外延,提升了群众绿化的质量,也丰富了插花协会志愿者活动的载体。我们在宝山、长宁、杨浦、闵行等区试点后,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由此可见,“请政府搭台,为民生服务”打开了插花活动的新路子。

  做“宽”,还需要我们思考插花花艺通过什么方式向社会传播。如果插花艺术形成“不带老百姓一起玩”的凝固思想,就不可能发展。插花花艺应当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大家都可以在城市、在家庭生活这个舞台上表演。现代艺术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商业,需求产生商业,需求促进发展。而在商业中,花店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过去我们认为花店是零售业,现在看来花店的新定位应该是“文化创意产业”,它的载体就是插花花艺,所以必须重视花店这个资源,建立花店分会就是在争取花店资源。

  如此一来,形成了上海插花协会加强基层建设的“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团体会员单位作为插花花艺发展的身体,办事处和花店是它的“两个翅膀”,办事处是公益性的,花店是商业性的,只有翅膀展开了,协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笔者:听了您“传承和发展”的思路,我们觉得插花花艺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该大有作为。但是怎么使这个领域走上城市大舞台,走进寻常百姓家,你们还有哪些举措?

  冯:有了身体和翅膀后,就要做“高”,在协会现在的基础上,寻求国内插花艺术上的制高点,一个是理论制高点,一个是人才制高点。国内插花花艺方面上海虽然走在最前面,但这个领域的理论长期以来没人去综合研究,主要靠师傅带徒式的传承,理性思考、文化底蕴、综合性研究的缺乏制约了艺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传播。因此我们将分两步走,先把现有插花大师的实践总结出来,加入新的思考并逐渐形成和上升成为理论,但理论研究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把视野聚焦到高校,号召、吸引和培养一批年轻人,在高校社团中培养他们吸收国外养料,成为今后插花理论研究的青年精英。

  除了做大做宽做高,我们还要做“活”。要使插花艺术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使大家接触到这个艺术就愿意去欣赏和学习这门艺术,我以为必须要改变插花的表演方式。现在的插花表演大多背对着观众,插好后转身展示给大家,其实看到的是插花的结果,观众体会不到插花的过程,享受不到过程中的美。俗话说“茶有茶道”,花也应该有“花道”。所谓道,应该要表现人与艺术之间的沟通,表现人与艺术交流之间的感染力,这不是光靠嘴说的,而是要靠人去领悟和感受。插花作品表演应该向花道表演转型。所以我们成立了一支“花之韵”表演队,从形体、服装等各方面进行训练。第一场表演,我们在古猗园“2012中国第26届全国荷花展”上亮相,反响非常好。由此想到把插花表演同舞蹈、书法、摄影等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现代插花的艺术形式就可以更多样了。鲜花的生命期有限,但插花的艺术创作力无限。


插花艺术进学校


笔者:繁荣插花艺术需要创新花事活动、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插花艺术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您还有什么设想?

  冯:繁荣插花艺术要“高雅”与“低雅”并存,要分三个层次走,第一是平民层次,第二是以花店为主的中高档层次,第三是国际化精品比赛层次。

  最近考虑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组织一个“职工插花沙龙”,把职工插花沙龙办成一个沟通大型企业、辐射社会各界的有影响的平台,将职工插花花艺作为一种群众文化来加以推动和发展。

  我们还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在古猗园迎春游园活动、上海植物园花展、浦江镇2013年玫瑰花节、滨江杜鹃节、共青森林狂欢节等活动中,准备提供多种设计方案,体现新的理念和艺术质量。

  今年在花事活动中我们还要推出用瓜果蔬菜加上花卉设计的花艺,贴近百姓生活,用最便宜的花材插出最好的艺术效果,等等。百姓花费不大,受益不小,这样插花艺术才能进家庭,不会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通过对“老思路”的反思,我们感到了大力发展“上海插花花艺协会花店分会”的必要性。推动花店分会的发展,要通过联手媒介、发展会员、构建网络等途径努力实现“从起步到跨步的”转变,要加强对外交流,有计划地组织花店分批考察,走出上海,走出国门,让花店服务产业作为发达城市、繁荣生活的一个新兴产业。我们还在组织力量开展对花店管理标准的研究,旨在用学习、交流和标准的引导和规范花店行业的行为,提升整个市场的插花花艺水平,使其成为“美丽中国”、“美丽城市”、“美丽家庭”的好载体。

  目前,协会的经费主要靠插花花艺学校的收益来支撑,学校现在评上了4A级学校,这在民办学校里应该是最高的等级。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在规范、特色、创意上下功夫,把职业培训和相关学校挂钩,和市场需求结合,比如举办婚庆花艺培训等等,打开培训思路也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花之韵“表演队在全国荷花展上表演


笔者:近期我们注意到在全国各地和上海召开的“两会”期间,媒体宣传报道会议简朴形式的同时,提到取消了以往的“红地毯”和“摆鲜花”。在您看来此举应当怎么理解?

  冯:是的,红地毯、摆鲜花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从对花的理解来看,如果作为炫耀,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花的艺术破坏了,那就不是艺术,也就没有了摆花的意义。花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的爱好与享受,给人带来自然的魅力,让人感到平和,富有人性的责任感,是人性的表达。再好的花如果作为炫耀也是低层次的;再不值钱的花,从对艺术的领会角度看就是高层次的,是对艺术的追求。一个文明的社会、文明的国度,一定是一个花的社会、花的国度,摆上一盆花,是把自然引入到身边最便捷的通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笔者:感谢您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同时也是给我们上了很精彩的一课。谢谢!

(本文配图由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