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构建生态城市 打造绿色上海——访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夏颖彪
发布时间:2011/6/29 10:29: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副局长、高级经济师夏颖彪接受采访现场(林 嘉/摄)

王 洺 王玉华  林 嘉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已经过半,读者对上海未来的绿化和市容怎样发展,尤其对如何“构建生态城市、打造绿色上海”表示十分关切。日前,笔者就此特地专访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夏颖彪。
  
  笔者:夏局长,近来上海要“构建生态城市、打造绿色上海”的消息,引起了读者的热议。您是主管上海绿化和市容规划建设的领导,又是“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和启动的负责人之一。请您给我们描述一下上海的绿化市容发展目标。
  夏: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主线。围绕这一主线,还提出了“五个坚持”。这就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上海市在这个发展主线的要求下,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主线。我们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的是“改革创新、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的主线,这个主线的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的主线是和国家“十二五”规划、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是一脉相承的。
  根据上海城市战略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上海绿化市容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上海城乡绿化生态的系统性、均衡性、功能性明显增强;生活垃圾减量取得突破,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城市管理难题顽症有效破解,市容景观环境保持长效;基本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主体为依托,城乡统筹、运行有序的绿化市容管理和运行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生态宜居城市相适应的城乡绿化生态网络体系框架,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特色的市容景观环境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
  “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目标,一是构建与生态宜居城市相匹配的绿地、林地、湿地基本生态空间系统,绿化覆盖率达到38.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自然湿地保有率维持在30%以上;二是打造与国际大都市形象相符合的市容景观系统,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三是建设与特大型城市规模相适应的环境卫生保障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促进源头减量,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25%以上;四是建立与和谐城市构建相协调的城管执法系统,规范化分队和标准化大队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笔者:近年来,上海的绿化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国内外的大城市相比,上海的森林资源还处在较低水平,在这方面上海是怎么考虑的。
  夏: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林业实行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十五”、“十一五”以来,全市的林地总面积达到148万亩,其中2000—2009年,新增林地面积111万亩。全市的森林覆盖率12.58 %,比1999年增长了9.41个百分点。然而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围绕“生态城市,绿色上海”的发展目标,在生态规划的实施中需要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当前,相对于国内外的大城市,上海的森林覆盖率还处在较低水平,与东京、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和北京、重庆、广州、杭州、南京等国内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在2008年,市委就已经提出了到2015年上海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5%的发展目标。
  为了促进上海在资源紧缺约束下的城市转型发展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上海市于2009年以“两规合一”工作为基础,开展了《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个规划从广义的生态空间概念出发,将具有生态效益的用地,包括绿地、林地、园地、耕地、湿地等,通盘纳入生态空间规划体系,通过全口径的统计分析和全要素的统筹布局,构建了全市的基本生态网络。其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基本生态网络建设,落实“低碳、生态”理念,促进市域各类生态用地融合发展,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构建与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生态空间体系。具体指标是,绿地、林地、园地、耕地、湿地等各类生态总用地比例不低于陆域用地的50%,总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外围生态用地总面积3160平方公里以上,规划集中建设用地内绿地面积340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规划市域森林覆盖率2015年达到15%,2020年力争达到18%。规划布局是,通过对基础生态空间、郊野生态空间、中心城周边地区生态空间系统、集中城市化地区绿地系统“四个层面”的空间管控,维护生态底线。这个规划的编制实施,为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规划依据。
  特别是今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造林方面,将加快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通道防护林、污染隔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推进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框架的构建,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同时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和农村“四旁林”建设。在绿化建设方面,将完成绿地建设10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00公顷,重点是加快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建设,积极实施大型居住区结构绿地建设。


  
  笔者:据我们所知,“十二五”期间,上海与各省市之间的都市圈建设的速度正在加快,都市圈之间的生态廊道建设也在加快,如京沪高铁,沪杭以及沪宁高铁等联系通道项目都基本建成。您刚才提到的外环生态专项建设是否包含在上海都市圈建设范畴内?是否可以认为都市圈之间的生态廊道建设将为上海的绿化林业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夏:外环生态专项建设是上海都市圈生态廊道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上海整个生态网路的组成部分。按照《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的生态廊道包括了郊野生态空间中的9条生态走廊,中心城周边地区生态空间系统中的市域“双环”和中心城周边地区生态间隔带。其中生态走廊指市域放射状通畅性廊道,隔离城市组团并实现与中心城生态空间互联互通,包括嘉宝、黄浦江等9条市域生态走廊、规划控制区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其中,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可建设较大片林,局部地区可布置郊野公园。市域“双环”指中心城外环绿带、近郊绿环,以建设环城林带为主,限制城市蔓延。规划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外环绿带已沿外环路划定绿地控制范围,近郊绿环基本依托G1501—G15—S32高速公路形成。生态间隔带是沟通联系中心城与外围绿化空间、限制主城区连绵发展的纵向间隔性绿带,保障城市开敞空间,建立中心城与郊区的生态通道。规划控制16条间隔带、总控制面积约260平方公里。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拓展绿化林业的生态空间,全面打通了上海市域的生态建设通道。具体做法上,将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铁建设等,做到基础设施建到哪里,生态环境就建到哪里。要结合郊区新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城绿地、农田林网、生态林的建设中把握好发展机遇。

  
  笔者:我们注意到在上海的《绿化市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延续世博效应,保持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和美观。前些日子,上海已经公开向社会承诺,在年内有18个街镇、1000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据我们所知,这项工作在先行小区中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对此您有何感想?
  夏:上海向全社会公布的18个街镇、1000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其目标是要实现“居民户内投放简化,小区收集分类细化,运输处置专业化”,这是提高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加强生活垃圾的管理。
  “十二五”期间,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着重需要做好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
  一是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社会化减量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进一步完善单位生活垃圾和专项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深化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及实施机制研究,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避免和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坚持生活垃圾“大分流、小分类”的源头分类基本模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专项分流处理系统,逐步建立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全过程分类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强化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及计划管理,继续实施“超量加价、减量奖励”政策,实现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逐年递减。
  二是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规范废金属、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等分类物资的回收、再生和利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餐厨垃圾和绿化枯枝落叶等专项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设施,规范收集、运输和处置作业,加强过程管理,逐步实现定点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继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填埋气回收利用、生物转化以及残渣飞灰等二次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制订完善垃圾资源化技术和经济扶持政策,加快专项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制订再生资源产品推广应用政策,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充分发挥现有处理设施能力,重点建设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深化江桥技改扩能工程,着力推进浦东、金山、奉贤、嘉定、松江、崇明(长兴)、闵行等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价格形成机制及环境补偿机制,着力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完善“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探索农村有机垃圾就地消纳;建成闸北环卫基地、卢湾中转站和闵吴集装化码头,推进郊区压缩中转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处理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推进老港一、二、三期填埋场及已关闭的区、镇级堆场生态修复,具备条件的,建设为生态公园。
  笔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配图/徐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