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协同、多队联动 管理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06/11/14 9:20: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 鲁 葵

    如何加强街道层面的城区管理,我们建立了“多网协同、多队联动”的市容环境管理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索。

 “多网协同、多队联动”的小区市容环境管理模式,是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为主导,物业部门操作,业委会、小区单位参与,派出所保驾护航,职能部门专业管理和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社区市容环境综合联动治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出台的背景

    潍坊新村区域地处社区的中心,在这个范围内,人口密集,单位众多,又有集贸市场和花鸟市场,外来人口和无证摊贩都聚集在此,由于历史原因,本管理范围中出入口多达14处,小区之间不能分隔而且四通八达,给各小区和市场管理带来诸多的不利,所以在市容环境、卫生、治安、交通、安全等方面,都是社区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给社区单位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实惠,街道办事处班子决定实行“多网协同、多队联动”的综合性的网格化联动管理试点。这是其一。

 其二,在这个范围内,居民民主选举居委会成员已达100%;居委会本身也已经实行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四自”建设,其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对居委会的行政管理,也由原来的直接管理事务,向宏观管理和引导居民自治的转变,群众的自治、协调替代了过去的行政命令式。推进“多网协同、多队联动” 综合管理有了基础。

 其三,是市容管理严禁区的建立。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已将潍坊街道纳入市容管理严禁区和严控区域。随着道路市容管理执法力度的加强,小区内无证设摊、破墙开店、乱涂写、乱招贴、乱刻画等市容管理顽症的出现,势必给小区市容环境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提出“多网协同、多队联动” 综合管理条件已经成熟。

 二、管理模式的运行原则

 “多网协同、多队联动” 综合管理的运行网络,是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由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社区单位、区、街道职能部门等共同组成的网格化管理网,其运行原则是: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日常管理;软、硬件配套;制度规范化执行。其具体运作流程是: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房产办事处配合,并协调物业公司以及业主委员会、区、街道各职能部门共同介入,实行一体化小区自治的管理。

 三、管理模式的具体职责

 1. 居民区党组织:是居民区管理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主导,在管理运作中起组织、牵头、协调作用。配合街道各司其职,协调各方矛盾,解决小区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 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是小区建设的管理层,负责小区居民群众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楼组长、业主代表、社工,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形式做好引导,抓好志愿者队伍;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和有关单位互相配合,联动搞好管理。

 3. 物业公司(简称物业):是小区硬件管理的操作层,负责小区内保洁、保绿、保修、保安的“四保”工作,调动志愿者参与。

  4. 业主委员会(简称业委会):是小区建设和管理的参与层,代表广大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负责审定物业管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监督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活动,履行和维护物业管理的有关义务。

  5. 房产办事处(简称房产办):是本辖区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居民区物业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机构,负责对物业管理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管。

  6. 街道市政管理委员会(简称市政委):牵头协调各方关系,制定“多网协同、多队联动”具体推进措施;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协调整治进度,推进和表彰“多网协同、多队联动”管理先进。

 7. 市场管理部门(简称市场):解决“疏堵结合”,安排摊位确保困难人员经营;做好自行车摆放管理,实行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包干;牵头城管、工商等部门联合管理市场“尾巴”问题。

 8. 城市管理监察分队(简称城管分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主动联合市场、物业、房产办、居委会,借助各方力量执法整治;负责执法队伍建设和市容环境协管员的管理;实行定岗定职的执法管理。

 9. 公安派出所:做好执法保障工作,给予更大、更多力度的支持,做好外来人口的管理。

 10. 街道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对居委会和各部门及外来人口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宣传管理。

 四、管理模式的工作制度

 1. 巡视制度。每日一小时巡视。由物业小区经理与小区市政委、社工每天对楼道白化、绿化、亮化和小区的卫生、治安、公共设施、市容环境进行巡视、检查、记录,并及时处理、解决。

 2. 例会制度。每月一次联席例会。由各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召开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及社区民警、市场、城管分队共同参与的例会,通报并反馈各条线和居民对小区管理的意见,统一小区管理的认识,分析各方所开展工作,及时协调各方事项,商议和解决管理中的难题。

 3. 联合接待制度。每周一日接待。由居委会、民警、物业、城管分队联合接待和处理居民来信来访,化解矛盾。

 4. 居民联系箱制度。在小区内设立居民联系箱,扩大居民投诉渠道,提高小区办事效率。

 5. 信息反馈制度。对居民区内业主(居民)违反《上海市物业管理条例》中第28条所规定的禁止行为,由物业公司负责阻止,如阻止无效,物业公司必须报有关责任部门处理。

 6. 协调制度。由居民区党组织召集,协调解决各方在小区管理中产生的矛盾。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制订协调协商的方案和办法,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各方工作任务。

 7. 督办制度。居民区党组织负责牵头、协调、服务、督办。依据《居委会组织法》和《上海市物业管理条例》,对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在实施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进行督促、检查和落实。

 五、管理模式的评估

 评估工作,由街道市政委实施。每半年,向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城管分队反馈居民意见,评估“多网协同、多队联动”管理的工作实效;每季度,联合房产办、城管分队、物业召开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制定相应工作制度。每年,通过居民会议、业主大会、党风廉政监督分站等载体,对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城管分队进行综合考评。

 六、管理模式的工作实效

 一是,理顺了小区管理的体制。从原有的行政管理包揽一切,改变为“行政管理、专业管理、自主管理”的综合管理模式,使小区管理更趋合理化、科学化、综合化。有效整合小区各方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二是,减轻了居委的工作压力。不必事无巨细,忙得筋疲力尽。在化解居民、业主、物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三是,提升了小区物业管理质量。物业从原来小区管理和文明创建的局外人、旁观者,变为主要责任部门和担负起小区管理的主力军。四是,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过去的“有问题找政府”正逐步向“有问题找专业管理部门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渡,提高了小区单位和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