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建设与支持性环境营造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5/7/6 9:45: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李忠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将为实现“人群全覆盖、场所全推进、事件全关注”,提供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而营造支持性环境,将为最大程度地调动市民群众积极性,确保建设健康城市提供深厚的工作基础。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理性的思考。
    一、建设健康城市行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主题实践。
    中共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联系到建设健康城市的实践,可以这样认为: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从这一常识出发,建设健康城市就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项具有巨大发展需求和发展空间的事业。建设健康城市顺利与否、成功与否,关键看目标群体的美誉度,唯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贴近群众的实际利益,才会让广大群众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找到自己的角色感,从心里产生认同和互动的愿望。上海有1300多万市民,他们的心理认同和社会评价,决定着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的工作成效,即社会需求指导工作取向。因此,建设健康城市行动为当前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提供了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主题实践。
    在开展主题实践的过程中,作为市一级的爱卫会和广大社区的管理部门,如何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最迫切的健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把工作重点放在相对“健康”而言的弱势群体中,并针对他们在健康生活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上的缺失或缺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更以实际的帮助惠及其身来推动这部分的受益群体,就成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健康城市行动为推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提供重要载体。
    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是“社区建设年”。根据这一总体部署,建设健康城市所推出的“2211”示范项目,既是基于健康促进有关理论解释的实践选择,更是践行“科学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为广大社区群众构建良好的健康服务网络和健康生活环境、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所谓“2211”项目,就是指年内全市将建设20个健康社区示范点、200个健康小区示范点、100个健康单位示范点、10000户健康家庭示范户。提出这一工作思路的因素,在于扭住以下四个“点”。即:破解市民知晓程度的难点;聚焦加大社区层面推进力度的重点;关注接纳健康城市理念、参与健康城市行动的热点;选择增强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向居民生活渗透的切入点。为此,必须在分析过去、直面现状、思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2211”示范项目的工作框架、介质和载体,使建设健康城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这里不妨将“2211”示范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作一个简要的介绍:(1)健康社区示范点。是指有效的社区引导,适宜的人居环境,亲和的健康服务,便利的设施配置,和谐的沟通交流。(2)健康小区示范点。是指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符合需求的生活设施,便民利民的健康服务,普及多样的群众活动,乐于奉献的社会氛围,健康素质的综合发展。(3)健康单位示范点。是指工作环境整洁优美、安全卫生,健康服务温馨周到、以人为本,公众形象诚信健康、服务社会。(4)健康家庭示范户是指居住环境舒适、安全卫生,家庭氛围和谐、尊老爱幼,生活方式科学、健康文明,热心公益活动、奉献社会。为此必须完善“2211”示范项目这一工作的部门协作机制、考评激励机制和社会自治机制,并培育具有健康促进能力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委、单位构建起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网络。
    三、强化队伍建设和社会宣传,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全局联动和合力。
    加大社会宣传、加强相关队伍建设、进行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是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作队伍的需要,也是为建立起一个建设健康城市的人力资源库所必需。这是社会宣传和媒体宣传结合、群众性和专业性结合、深入社区和走进单位结合的必要途径。通过开展“贴近百姓健康生活”的实事工程,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强化群众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达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全局联动和合力的形成。为此,可以制作并推广一部“MTV”,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健康城市建设成果,讴歌文明健康的新风尚;组织一台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以“健康的城市、美好的生活”为主题,用丰富多采的文艺演出,生动形象地向市民群众宣传建设健康城市行动,形成人人参与氛围;开展一次知识竞赛,让广大市民知晓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并积极参与建设健康城市活动;设计并投放一组宣传画,以提高市民对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的知晓度、吸引更多市民关注健康城市建设,在广大社区、单位中形成公益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的宣传声势;组织一系列“市民看健康城市”活动,扩大建设健康城市在市民中的影响力,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互动共建的积极氛围,以确保建设健康城市的行动取得圆满效果。这些配套性的措施,都是各区县、各社区在不同层面上值得推崇和实施的。推出这些配套性措施,完全是为了促进健康城市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健康城市的支持性环境。同时,也可以成为展示上海城市文明和社会参与的一道悦目景观。
    四、紧扣迎世博和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健康城市建设水准努力与世界接轨。
    调研工作起步越早,意味着对下一轮行动的准备也越充分,进而对新一轮目标和任务的认识也越清晰。未来五年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是上海的主旋律,也是成功举办“世博会”的目的所在。我们要把上海、把中国推向世界,提升上海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建设健康城市作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市健康的一项世界性活动,因此,其在上海的实践,无疑也是本市在健康促进领域与世界接轨的一个标志。上海提出“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建设健康城市的宗旨,则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健康”。很显然,两者都体现了现代城市和城市人的人文理念。从时间范畴来看,迎世博是阶段性工作,但是它的意义将绵绵不绝地渗透在打造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的长远实践中。
    根据这一理念和要求,各级爱卫会、社区、单位以及各部门,都必须抓紧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组织协调迎世博行动方案的实施和结合“十一五”计划的研究及制定,科学规划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纲要。同时,进一步加强健康城市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论坛的交流平台和学习发达国家健康城市的建设经验,促进相关工作的比较,找出自身的差距,形成未来的努力目标,为新一轮行动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作者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上海市卫生局助理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