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评析:评上海地区的狗獾生态恢复
发布时间:2012/5/3 10:45:17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徐 循  谢志刚

  兽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兽类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特别在大城市近郊动物非常稀少的地区,尤其显得十分珍贵。本文就狗獾生态的恢复,以上海为例作一些评述。
  狗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除台湾省和海南省外各省均有分布,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但是,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和破碎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狗獾的数量正急剧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如上海)还在持续下降。其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为捕猎造成数量下降。狗獾经常危害庄稼作物,在河岸挖洞造穴造成堤防、坪堤溃口失事,常被人们认为是害兽而予以捕杀。此外,狗獾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也是被捕杀的原因之一;二是野生狗獾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原始森林的砍伐或破坏、山林的承包到户、山区经济林的开发等原因都可造成野生狗獾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其数量也随之逐渐减少。需要指出的是,在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狗獾已不构成危害。

 

上海地区现存狗獾种群分布及两年内见证的消失种群
 


  在日本,东京郊外的獾类已被建设成夜间动物行为观察和欣赏的胜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爱好者。
  狗獾是上海地区最大的野生动物,营洞穴生活,迁移能力弱,一旦洞穴被破坏,将难以生存。和鸟类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的是,即使栖息地恢复以后,它们也很难自然恢复到之前的种群数量。而且,目前狗獾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减少,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不远的将来很可能在上海郊区灭绝。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恢复狗獾在上海的种群达到能长期健康生存的阈值之上,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紧迫的任务。
  鉴于狗獾的生存现状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防止狗獾从上海地区版图消失,上海已经启动了獾类动物现状调查及生态恢复的工作并已立项。这一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郊区狗獾的生存和分布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残留的狗獾种群数量和分布,在对其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为迁移和恢复上海郊区狗獾种群数量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恢复和构建狗獾的栖息地,通过引进、助迁扩大狗獾的种群数量。建立了两个新的狗獾栖息地作为研究种群数量恢复的试验基地。在取得初步经验后,上海各郊县在狗獾原栖息地尝试建立了10个以上的新栖息地,并使原有狗獾种群大大增加,使上海郊区狗獾种群的数量达到能长期生存的数量阈值以上。
  1.上海狗獾生存和分布现状调查
  据1999年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上海地区的狗獾分布在奉贤、松江、嘉定、青浦等区县,数量已经很少。
  2007年调查发现,仅奉贤、松江和嘉定还有狗獾种群生存。奉贤地区现有两个狗獾栖息地,分别在西渡和庄行竹林培训中心。其中后者作为狗獾行为的研究中心。西渡为3亩左右的竹林,密闭性高,相隔不远有农户。有十几个狗獾洞口且洞口直径较大,狗獾长期在此生存。松江地区仅在南门、塔港和佘山地区发现有狗獾活动痕迹,其中佘山地区的天马山竹林边远地区发现八个洞口,有明显狗獾的活动痕迹,如取食痕迹和洞口有新鲜的推土。嘉定黄渡,在苏州河边上的一个土坡上有十几个狗獾洞口,另有20个人挖的洞口,为捕獾人偷捕所为。这里已经没有狗獾新鲜活动的痕迹,估计狗獾已从该地区消失。
  2009年再次调查发现,只有奉贤区(竹林培训中心)和松江区(南门村,塔港村,佘山地区)发现有少量狗獾存在,估计其种群数量不会超过25只,西渡、西佘山等地的狗獾已经消失(见图1、2、3、4、5)。为此,狗獾的生态恢复工作刻不容缓。

 

 图2 上海奉贤区利用CamTakker红外数码相机拍到的狗獾图片
 

图3 上海奉贤区利用红外数码监控设备拍到的狗獾图片

 

图4  上海松江区利用CamTakker红外数码相机拍狗獾图片

 

图5 上海松江区利用红外数码监控设备拍到的狗獾图片
 


  2.狗獾的栖息地的构建。
  在上海地区,对狗獾生境进行调查时发现,狗獾主要栖息在竹林生境,隐蔽性强,且会选择一定高度和坡度的山丘挖洞作为巢穴生存。通过对奉贤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和比较,将试点栖息地选在奉贤区泰日镇明星村申亚生态片林中。申亚生态园区占地约3000亩,三面环水,植被丰富,人为干扰较小,适合狗獾生存。在生态片林中选择两片总面积达7 500 平方米、具有高地的区域进行栖息地改造,通过种植大量竹林并参考野外狗獾的巢穴情况设计有一处狗獾专用地下人工巢穴和多处地下管道系统,同时种植有狗獾喜食的玉米并有工作人员定期投放食物,保障狗獾顺利适应新环境。
  由于上海野生狗獾数量很低,需要从上海外引入狗獾。根据《IUCN重引入专家组物种重引入指南》,从山东、杭州和徐州等地引入野生狗獾,在新构建的栖息地内开展生物学的研究。通过4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对狗獾的活动节律、生活习性、食性、族群行为等有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稳定的巢穴和充足的食物是狗獾生存的必要条件。狗獾具有明显的四季活动节律,以社群或家族集聚生活,包括数头成体狗獾和它们的幼崽,通常每个家族由一头雄性和雌性狗獾领导。因此,重引入的狗獾按一定的性比分群,避免不必要的争斗带来伤亡。同时,由于新组建的狗獾种群均来自不同的野生种群,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组合成新的家族。只有稳定的家族才会进行繁殖。令人可喜的是,通过3年的努力和等待,重引入狗獾终于在2011年3月产下2仔,5月在母獾的带领下于巢穴口活动(见图6)。

 

图6  2011年5月7日利用红外监控系统观察到的母獾和两只小狗獾
 


  3.狗獾重引入的思考与展望
  物种重引入是一种长期而复杂的并且耗资很大的项目(《IUCN重引入专家组物种重引入指南》)。狗獾的生态恢复工作是通过科学研究,借助重引入上海的狗獾通过繁殖和野放,在野外逐步形成的种群。目前,上海狗獾生态恢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不过,两只小狗獾的出生还不能说明恢复工作的完全成功。狗獾生态恢复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宏发表示,如果种群要恢复,数量至少要达到500只。因此,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才能达到恢复上海狗獾种群的目标。
  在展开各区县原狗獾栖息地的野放之前,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狗獾原栖息地长期受到人为干扰,巢穴受到破坏,已不再适合狗獾生存。因此,有必要选择性地对狗獾原栖息地进行修复和改善。同时,对于野放的狗獾需进行适应性监测和种群结构动态变化的调查,尽可能建立狗獾种群变化的档案。长期的监测工作不仅有助于栖息地生境的工作,更有助于开展狗獾保护工作,制定科学的保护管理措施。狗獾喜食玉米等蔬果,在郊区野放可能会给周边的农户带来一定损失。这势必会加深狗獾与农户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在野放的栖息地选择上尽可能远离当地农户,避免这一矛盾。
  爱护动物的意识在上海市民中与日俱增。但是狗獾作为一种夜行性穴居动物,认知度很低,一部分人根本没有听过狗獾的名字。虽然随着生态恢复工作的深入,上海狗獾的种群和数量会逐步增加,但是仍需要公众关注,使得狗獾的生态恢复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项工作。因此,狗獾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对于狗獾的种群恢复和保护十分重要。
  

 

(作者:徐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硕士研究生;谢志刚,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