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以垃圾分类为契机 推动和谐社区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11/9/13 13:41: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钟卫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步伐的新阶段,从精神和文化生活角度来看,公众对于社区环境的依赖无疑将进一步加深。能否进一步实现后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蓝图,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今年,上海推行的新一轮“垃圾分类”试点在欧阳街道进行。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我们“抓住发展不放松,再造欧阳新辉煌”,以巩固“迎办世博”的经验成果,围绕和加强改善民生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社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共同体”的建设。

   向居民群众做宣传

   社区中的分类收集

  一、 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全民运动
  欧阳路街道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中部,成立于1964年10月。它以欧阳路命名,辖区面积1.67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9.7万,其中户籍人口8.6万,外来人口有1万,外籍人口为695人。社区内共有各类住宅小区100个,已建立了完整物业管理的小区67个,其中除了30%的商品房住宅小区,65%是20世纪各个时期各类单位建设的老工房住宅小区,还有一些零星私房。近年来,欧阳街道贯彻落实虹口区委提出的“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做起”的工作要求,聚焦民生,加强社区服务,着力提高社区组织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社区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作为虹口区唯一的垃圾分类试点街道,欧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街道认为垃圾分类是后世博城市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当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实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垃圾分类试点不是简单增加政府补贴,增加一个处理环节,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漫长的全民运动。因此,必须由点及面,循序渐进,耐心推进,持之以恒。试点工作开展伊始,街道就确立了“广泛宣传,形成共识,社会参与,培育基础,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四色垃圾分类标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干湿垃圾怎么区别,除了环卫专业人员或环保达人,广大社区居民鲜有了解。至于为什么要如此分类,垃圾分类后如何处置,分类处置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居民更是不清楚、不了解,尤其对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处置有许多误解。在社区,居民习惯地把垃圾处置当作政府的事,当做物业服务和环卫作业的企业行为。
  搞好垃圾分类首要任务是深入人心的宣传工作。街道开展了为期数月的系列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板报、悬挂宣传横幅、开设知识讲座、在《欧阳社区报》刊登科普知识、居委会组织学习讨论等。通过宣传,社区居民了解了垃圾产生、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理解了垃圾分类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美化家园;意识到垃圾分类不是居民每天生活的“麻烦”,而应该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内容之一。据统计,宣传活动开展后,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50%,其中先行试点小区达到90%。
  2.社会参与,培育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垃圾分类的两个抓手之一。以家庭为重点,从娃娃抓起,小手牵大手,让孩子督促家长不失为一条长远之计;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务中承担主要角色的中老年妇女人群中选拔招募和表彰垃圾分类志愿者是提高居民参与面的有效之策。在试点期间,街道妇联积极响应“百万家庭低炭行,垃圾分类要先行”行动,通过妇女工作和儿童工作“两条腿”培育社会基础。在暑期中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中,妇联组织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在社区中小学生中培育起家园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涌现出一批“环保小达人”。社区青少年垃圾分类知晓率超过90%。同时,妇联组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演讲、知识竞赛、达人评比等活动在家庭志愿者中积极培育、发展、招募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员,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熟人感化熟人的传统方式提高妇女群众参与热情。目前经常活跃在社区中的垃圾分类妇女志愿100名,妇女知晓率达到70%。
  3.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垃圾分类的另一个主要抓手,是垃圾物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此,在区财政的支持下,区绿化市容局目前投资190万元配合街道改造垃圾厢房,在居民区内配置分类投放容器,配备专门厨余垃圾收集车辆,免费赠送居民户厨余果皮(湿)投放容器,建立起装修垃圾、餐厨垃圾、枯枝落叶、大件垃圾专项管理系统,初步形成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辅助分拣、分类运输、分类中转、分类处置的全程物流模式服务制度。居民生活垃圾由环卫专业收运企业上门清运,日产日清,其中厨余果皮(湿)达到每日清运两次,作业方式采用以桶换桶,槽罐车运输;有害垃圾、玻璃由环卫收运企业定期收运,做到分类收集容器不满溢;废旧衣物由社会专业资源化企业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其他可回收物由区保洁分拣员规范存放,废品回收企业上门回收。在试点初期,根据居民分类不到位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最末端分类处置的有效运转,我们增加了两道分拣环节。小区物业保洁分拣员对居民投放在厨余果皮(湿)投放容器内垃圾进行首次分拣,环卫作业单位收集后进行再次分拣。5月初以来,欧阳街道绿洲紫荆花苑等5个小区2022户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共减少生活垃圾20吨,试点小区日产垃圾量减少10%。减量效果显著。目前第二批7个小区也开始了试点,按计划,到三季度末,试点小区将扩大到70%,到年底,试点将覆盖社区内所有物业管理小区。根据“十二五”规划,欧阳街道将实现每年垃圾减量5%的目标。

  二、垃圾分类试点的理性思考
  1.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过程
  试点过程中发现,通过前期宣传发动,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对垃圾分类回收后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产生的新产品都有浓厚兴趣,还有热心居民向街道及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和设想,这些建议和设想甚至细微到废电池回收箱的位置、颜色和高度。但将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则因涉及到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问题,而需要持久地进行宣传动员,要做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相当长的时间的思想准备。在试点初期设置二次分拣,三次分拣也是基于居民源头分拣不到位的无奈权宜之举。
  2.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体制相对落后
  一是,目前垃圾分类还处于试点阶段,这项工作并非强制执行,缺乏一定的规定约束,自律成为最关键的动力,但自律往往只对“君子”有效,碰到嫌麻烦的居民和物业企业就没有约束力。二是,试点小区的垃圾分拣员现在由保洁员兼任并非长久之策,而额外增加这部分经费暂时由物业公司承担,无疑增加了物业服务成本,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物业公司也难以长期负担。
  3.垃圾分类需明确责任,规范行为
  当前搞好垃圾分类必须理顺政府、企业、居民的三者关系。要明确责任,规范行为。首先政府在垃圾分类中起到主导责任。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做到垃圾分类家喻户晓。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程物流系统,实现真正减量;在试点阶段政府应该建立垃圾分类专项基金,用于激励取得垃圾减量时效的基层组织、物业企业和社区居民。其次,物业企业和环卫企业在垃圾分类中承担社会责任。物业企业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纳入行业服务内容,成为物业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卫收运企业应该建立分类收运监管机制,规范作业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其三,广大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中承担公民责任。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小区居民应该在政府指导下与物业协商解决垃圾分类产生的物业服务成本。小区居民在享受美好环境的同时,有自觉维护环境的义务,应该自觉履行垃圾分类的公民责任。
  针对垃圾分类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升社区环境水平的重要举措,所以,街道还将通过探索售后房物业管理小区价格服务形成一个补贴机制来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和“四位一体”的市容环境工作。以购买服务,调整业态等方式来解决市容管理难点、热点问题。用建立整洁、有序、优美的生活环境,来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作者: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本文图片由徐晓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