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卫创新主体与科技成果转化
发布时间:2006/9/15 9:04: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朱 红

   当前,随着创新型国家理念的提出,作为市容环卫行业的企业如何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怎样提高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已成为业内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如何通过培育发展创新主体,推进市容环卫科技成果转化,作一些研究与思考。
  这里所说的“创新主体”,是指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
  科技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产物,它与一定经济体制相适应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科技体制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运行,“科研”与“生产”高度分离,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作为科技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既是主要的科技成果产出者,也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最终要实现其商业价值,成果转化主体就非企业莫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源技术发明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设备、场地、技术工人以及对市场和生产管理的熟悉程度上,企业则拥有不可取代的强势,因此原有的科技体制就开始向科研环节和生产环节相互交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变。
  一、主体到位的三要素
  企业要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主体到位的三要素: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
  1.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最核心的问题,是产权制度。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在19世纪中叶出现以后,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剩余索取权和控制管理权的分离,使企业从事技术研究、开发、创造成为可能。在追求企业目标的过程中,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实现了较为充分的相互制衡。由于企业长期发展后劲和创新动力得到保证,企业的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使得原来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逐步向企业内部转移,企业成果转化主体的地位也因此逐步得到确立。
  现代企业制度妥善地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三个主体缺位问题:首先,它解决了投入主体的缺位。由于市场是动态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因此需要快速反应机制与之匹配,而传统体制束缚下的企业,对于转化项目的选择判断、转化资金的调配支出,都需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这就势必造成市场环境需要的应变性主体与体制束缚形成的企业附属物地位的矛盾。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自主性、资金投向的自由度,确保投入主体的充分到位。其次,它解决了责任主体的缺位。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而传统体制所形成的制度和观念惯性,却严重阻碍了企业作为转化主体承担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高风险责任。由于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缺少足够的忧患意识,不可能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具备风险承受能力并积累风险规避的技巧,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风险也因此而居高不下。因此,只有在建立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后,才能提高企业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为成果转化风险的释放与转化主体的到位提供约束与保障。第三,它解决了利益主体的缺位。企业在成为转化主体之前,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作为市场的独立主体,企业必须做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权力与责任主体的缺位,必然造成利益分配主体的错位,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利益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分配比例上产生失衡,由于缺少足够的激励效用,企业也就不可能成为转化的主体。而现代企业制度在解决了投入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之后,本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科技成果转化中利益主体的缺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总之,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就无法确立。只有当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者、责任者和受益者时,企业才具备主体到位的首要前提。
  2.创新能力
  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主体到位的关键和核心。据有关文献对发达国家的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企业正是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才逐步担当起成果转化主体的重任。
  具体来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的:首先,是研发机构建设。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其内部一般都建立了严密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组织体系,专门从事各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次,人力资源集聚。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创新的智力资源上比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更有优势,是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最集中的部门。第三,研发经费投入。有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已提升到3% ~ 10%,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高达15%,有的甚至达到22%。
  3.社会环境
  企业创新潜能的发挥,企业转化主体地位的确立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三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引导。即制定并组织实施战略性研究计划、科技创新计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引导企业的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二是规范。即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保证科技创新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三是服务。即建立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集中优势力量从事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发展创新主体推进成果转化的建议
  1.实行市容环卫服务收费制度
要解决阻碍市容环卫产业化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实行以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为代表的市容环卫服务收费制度,并以此为契机,加快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容环卫服务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空间。
  实行市容环卫服务收费,是把“准”公共品从“纯”公共品中分离出来,使政府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向纯公共品,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准公共品的生产和提供。
  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实行谁排放谁付费的新制度后,就成了准公共品,在实行收费后的若干年内,政府可以锁定每年投入的资金额度,以收费的增量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水平和效率。实行收费后,新建设施都应该创造条件,积极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选择投资者。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成本补偿与价格激励机制,鼓励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按合同约定的吨单价和委托处理的生活垃圾量向生活垃圾处理企业支付处理费用,并保障生活垃圾物流供应。政府为社会投资项目提供稳定的垃圾处理量保障,若在连续一段时期内,因垃圾处置量不足,致使运营收入不足以还本付息时,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2.按环境服务标准采购纯公共品
  按环境服务标准,采购纯公共品(包括服务和产品),是在纯公共品领域创造市容环卫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需求。
  市容环卫行业提供的某些纯公共品,其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非排他性和利益的非占有性决定了最终出资者(主要是政府)必须明确并坚持所购买的公共品的环境服务标准。
  以城市道路保洁为例,它就是一种纯公共品。在城市道路保洁中,只有坚持道路保洁新型作业法的操作规范,才能加速扫路机研发成果的转化。“新型作业法”与以前的大扫帚保洁作业法相比,成本支出大大增加,但它却是适应国际大都市的市容环境卫生要求的作业服务标准,执行的标准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如果不执行“新型作业法”,那么扫路机的研发成果就可能迟迟得不到转化。
  3.研发机构负责成果转化
  研发机构负责成果转化,是落实成果转化的责任主体。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开发阶段,目标是技术成功;第二阶段:中试开发阶段,目标是中试成功;第三阶段:商业开发阶段,目标是商业成功。这三个阶段在逻辑上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前提,离开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试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中间环节,如果缺少中试和试生产等,科技成果就只能停留在样品或样机上,造成科技与产业的“断层现象”;商业开发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因为商业成功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要取得商业成功,在研发阶段就必须面向市场。
  研发机构如果只负责研发成果通过鉴定,则很可能使大量科技成果成为档案资料,而对市容环卫的发展贡献不大,对研发的出资者来说则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产品、工艺类研发项目的出资者,应当通过合同明确研发机构对研发成果转化的义务和违约责任。研发机构负责成果转化,是指成果转化的第一责任人是研发机构。当研发机构实施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时,它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来完成成果转化,但第一责任人还是研发机构。
  4.单一拨款改为多渠道投入
  单一拨款改为多渠道投入,是解决成果转化的资金良性循环。市容环卫主管部门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单一拨款制度,总量巨大的科技研发资金没有得到高效率的滚动使用,因此只有投入、没有回收。
  单一拨款改为多渠道投入,是建议由单一靠政府投入市容环卫行业的研发资金拨款改为政府引导下的多元主体、投资和捐助等多种投入方式共同投入。
  建议市容环卫主管部门把每年投入新产品和新工艺研发项目的研发经费分为种子资金和专项资金两部分。种子资金是为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性投入,使用后不需归还;专项资金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性投入,企业用专项资金的钱完成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后,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归还给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与种子资金以一定比例配套投入,即申请种子资金的单位必须使用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若市容环卫主管部门每年保持一定数额的资金增加到专项资金中,再加上企业的逐年归还,则几年后专项资金的总额就相当可观。
  建议组建主要面向市容环卫行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的风险投资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依靠这些人才,及时发现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良好的研发项目,或有针对性地培育这类项目市场,选准投资项目,注入风险资本,与科研人员共同完成成果的孵化后,运用以股权转让为主的退出机制,实现风险资本变现,获取回报,然后投入下一轮的风险资本运作项目。
  5.加强对成果转化的社会服务
  技术创新的社会服务是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促成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及技术、信息的迅速准确流动,从而促进技术构想的形成和技术的及时开发、转移、转化,直至实现商业化的所有活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集散、咨询服务、无形资产评估、技术评估、技术中介、人才服务、资金服务、法律服务等子系统。
  加强对成果转化的社会服务,就好比为成果转化注入了催化剂。同时,加强对市容环卫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服务,还可以从加强信息服务入手,定期进行市容环卫科技发展趋势的方向引导研究,并结合全国和本地的市容环卫政策法规、设施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发展规划,以及国际市容环卫技术发展规律、技术发展趋势、国际国内技术差异和对市容环卫科技成果的需求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渠道向需要者有偿提供或者为需要者度身定制,定向发布滚动信息。
  (作者: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政策研究室(法规处)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