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整洁要与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无缝对接
发布时间:2006/9/15 9:37: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王瑞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期间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对推进全市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部署。刚刚召开的嘉定区委三届八次全会就建设新郊区新农村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今年初率先启动我市村容整洁达标建设工作,制定了实施意见,出台了系列标准,目前正在全市郊区稳步推进。结合我区的实际,对村容整洁建设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思考。
对村容整洁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村容整洁是一项重要内容。
  上海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规划决定了开展村容整洁工作的重要性。为加快推进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乡一体化”。90年代进而提出“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发展格局。“上海有富裕的城市人口,应该也必须有富裕的农村人口;上海有繁荣繁华的城市环境,应该也必须有适宜人居的农村环境”。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上海,应该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繁荣、村民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的新农村。
  上海郊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与农村生活环境的不和谐决定了开展村容整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鉴于市委、市政府将产业布局重心向郊区转移、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郊区的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多数的农村生产、生活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河道黑、臭等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城郊结合部和比邻工业区的村庄,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违法搭建日趋严重,配套环卫设施不足,管理难度增加,又造成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农村环境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则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总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村容整洁要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谋划
  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规划先行,要从战略的眼光和全局的意识,应注重前瞻性、可行性、系统性。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1966”城乡规划体系要求,嘉定区委、区政府结合区域实际,明确了“1520”三级新型城镇体系,就是“1”个新城,“5”个新市镇,“20”个中心村。提出要通过15年的努力,到2020年努力形成“四个体系”,一是实现“汽车嘉定”功能定位,以嘉定新城为核心,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新城、新市镇、中心村三级城镇体系;二是形成以汽车产业为特色,结构优化、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体系;三是以汽车文化为先导,与三级城镇体系相匹配的社会事业体系;四是形成组织健全、公正透明、法制加强、管理民主的镇村管理体系。按照这个功能定位,政府已着手推进各项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工业用地的增加,通过土地归并,宅基地置换,已经相继建设了数量可观的农民新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适宜的上海郊区新农村形象。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自然村落分布在全区。其次要以三级新型城镇规划体系为基础对现存的村落作全面的调查摸底。哪些村在规划中心村范围内,哪些村是要实施宅基地置换,哪些村在中心城规划范围内。只有从区域发展的总框架下去谋划,才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容整洁工作。
  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村容整洁达标创建工作
  实施“村容整洁”,改善村容村貌,建成道路畅通、整洁卫生、水清岸绿、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出台的“村容整洁”系列标准的是基本要求,应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但是,在具体开展这项工作中,应注重四个“结合”:结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结合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现状条件,结合干部的主动性与尊重农民自觉自愿和发动、调动其积极性。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嘉定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南部、中部、北部经济水平呈剃度递减,自然环境状况存在差别,“村容整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整洁卫生型。以北部自然村落为主,经济实力不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还有一些即将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内的村宅。这些村的创建内容和标准主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混凝土(沥青)路面通村进户,清洁河道,配套建设环卫设施,改造老式垃圾厢房,户户有垃圾桶,村村有垃圾厢房,宅前屋后实物堆放整齐,整洁干净,三格化粪池设施完好,修整原有宅前屋后的小菜园、果园、绿树,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加以改造和清理,形成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整洁卫生的自然村落,如马陆镇、徐行镇的北部农村。
  二是环境优美型。村里原有的基础设施较好,除达到整洁卫生村的标准之外,在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公共部位建造水冲式公厕,公共场地、道路两侧及宅前屋后种植景观绿化,配套建设供居民锻炼的健身器材和活动场地,建造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室,形成便利、卫生、优美的居住环境,如新成街道的新成村,与嘉定城区紧邻,通过环境整治,环境美化,配套设施建设,村容村貌与城区环境已经达到了无缝对接。
  三是产业发展型。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各界支援,农民自愿投入。规划起点高,产业导向明确,对村落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住宅外立面进行风格造型装修,内部作功能改造,展现出延续历史文脉,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农村、新气象。形成特色餐饮、旅游于一体的“农家乐”产业,如华亭镇的毛桥村。有的村利用紧邻工业区的地理优势,将本村企业融入到工业区的产业链中。因经济实力强,有长期稳定的收入,相继建成了新的农民新村,这是经济发达地区所能提供的基础保障,如嘉定南部各镇均有新建的农民新村。
  因此,开展村容整洁工作,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搞“一刀切”,盲目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不能走过场,搞“面子”工程,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不断创新,实现郊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城乡一体化
  加强村容整洁的管理,是村容整洁达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工作要求,在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施村容村貌管理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城乡一体化。
  实行“垃圾不落地”工作模式,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全部纳入城镇环卫作业统一模式,相关环节增添人工桶装化收集车,配置高性能环卫密闭运输车辆,全面实行农户生活垃圾规范化投放、桶装化收集、密闭化运输,统一运往安亭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实施无害化处置。
  保洁队伍统一纳入村镇环卫管理系统,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保洁单位,对流动人员集中居住点和镇村结合部保洁区域加强保洁人员的配备力量。制定保洁员工作岗位职责,建立统一的业务考核机制,利用“村民公约”这个平台,规范村民对宅前屋后的保洁,鼓励村民实施庭院绿化、美化。实现全区域环境卫生网格化责任区管理的无缝对接。
(作者:上海市嘉定区市政管理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