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公路新跨越——访公路专家、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副总工程师王维凤
发布时间:2009/10/28 10:33: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公路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城市政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也是关注民生、建设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怎样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公路交通的新跨越?日前,笔者专访了上海公路专家、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副总工程师王维凤。
  笔者:我们知道,公路是城市发展的一条不可或缺的大动脉,它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造福于民乃至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你是上海公路建设方面的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王:上海的公路同全国各地城市一样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规划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四个中心”的建设,实现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截止2008年底,上海拥有公路总里程1150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的里程由“九五”期末的560公里增长到637公里,高速骨架路网继续完善,同时A11、A8等主发展轴上的公路容量也在大幅度提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上海公路建设的发展事实有力地说明公路是经济增长的大动脉。近几年,上海公路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公平与公正、效率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路网的运输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上海乃至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都市圈的逐步成熟,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果说,干线公路网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效率的话,那么包括县乡村在内的农村公路的建设则充分体现了党的关注民生的要求,体现了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效益。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以及交通部的相关部署,近8年来,上海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上海公路发展的一个重点,仅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的投资,就占了公路总投资的1/5。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的“十一·五”目标已提前完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占全市90%土地面积的郊区的出行条件,活跃了农村经济,推动了村镇建设,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更加和谐。
  笔者:科学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公路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城市政府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你能否分析一下公路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给我们阐述一下未来公路的发展原则和发展展望。
  王:“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这“两个中心”建设的关键阶段。公路的科学发展,首先应当认清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说说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一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巨大动力,并对区域交通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主要局限在行政区划范围内,现在考虑设施布局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理念也必须有所调整,所以积极开展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圈公路网规划建设管理,将是今后公路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二是城市空间发展的调整。根据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六带”长三角区域总体规划的框架,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将由以中心城为主体、“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调整为“多心、多核”的空间结构,并逐步形成“一轴、两链、多核”的城市功能布局。市域空间的发展,显现出地域分化的特征,逐步形成五大功能板块。这就是新浦东板块、都市区板块、西部板块、崇明三岛板块和杭州湾北岸板块。这些板块,尤其是虹桥商务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集中开发,也将为西部地区综合交通系统和路网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公路发展应充分体现和考虑这种调整,为上海城市空间调整提供引导和支持。三是“两个中心”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轨迹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将承担起新时期的重大历史责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按照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现代集疏运体系,增强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能级。航空港、深水港的发展,是上海这“两个中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何在现状道路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两港的公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为两港对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对全国辐射作用的发挥提供充分支持,是上海公路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二说说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十一·五”前三年,上海公路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可以归结为:经济上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土地方面上海完成了基本农田规划并严格控制;空间资源方面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难度增大,各基础设施建设已由平面冲突转为立体冲突;环保难度进一步增大;而社会对公路的服务水平,运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到了今后两年,经济上转为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但其他土地和空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仍将继续存在并日益严格。


  第三说说公路发展的原则和战略取向。综合上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上海的公路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我们遵循以下的发展原则和战略取向。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十二·五”公路事业发展的新跨越。要正确把握发展水平、协调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三者的关系, 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和解决好发展速度、规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实现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型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切实可行的原则。上海要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两个率先”,交通建设必须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路网布局、规模和标准,使规划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兼顾规划的连续性和在一定时期内的可行性。三是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原则。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一系列方针和要求,在公路建设中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以上说的是发展原则。
  关于战略取向。我想,应当本着全市“十二·五”发展的宏观战略取向,确定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致力于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至于谈到未来的发展和展望。我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重新审视和制订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基本点和指导思想。为此,在交通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个是,体现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公路对外接口的建设。要加强上海公路对外接口的研究,构筑长三角都市圈公路网络,成为长三角地区实现“两个率先”、大力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这也是上海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内在要求。
  第二个是,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乡村公路。在未来的5至10年间,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的阶段,上海城乡公路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起到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的作用。根据交通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必须加快城乡公路的建设步伐,加大养护力度。因此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统筹公路建设与养护,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技术等级适宜的城乡公路网体系。
  第三个是体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安全、环境及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未来公路的发展应当在“发展度、协调度和可持续度”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正确处理公路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解决好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规模扩张与合理标准、建设改造与养护管理等诸多矛盾,实现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想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要增强交通安全的评估和管理机制。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几乎均把交通安全作为政府拟解决的首要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人、车、路等方面加以解决,对驾驶员心理分析、车辆主动与被动安全性能检测、道路设计与运营安全评价、沿线交通设施与通信监控等研究都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随着国内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交通事故也呈现急速上升的势头,“十二·五”期间,上海机动车和路网规模都将进一步上升,建立完善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估和管理机制将是下一步公路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要开展道路环境景观研究。在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已不仅仅是政策,而成为一种理念。不仅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排放治理等工程技术,而且涉及景观设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文观念,还涉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规划设计合理的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其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可以通过在路上和周边营造景观路、旅游路等新思路,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例如通过道路的平纵横线型、跨线桥、护坡、路堑、护栏、标志、绿化、房建等的精心设计,把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到公路美学的高度,使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不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其本身会成为一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新景观。
  三要开展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应用。“十二·五”期间,上海的公路仍有较大的建设量,加快新线建设,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仍将是未来的主要任务之一,土地紧缺对交通发展的制约将越来越明显,交通建设与土地短缺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在规划、设计及建设的各个阶段,研究土地的集约利用,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保护好耕地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按照安全、经济、环保、实用的理念,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工程项目审批、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从严把关,尽量利用荒地和废弃耕地,避免大填大挖,不片面追求过高的技术标准。这是今后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笔者:上海要构建宜居城市,特别是2010年将召开世博会,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你认为在公路管理养护,当然也包括农村公路的养护和国道、省道等干线的养护方面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市容的美化水平?
  王: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要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在迎接世博的期间以及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将始终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思路、加大各级公路的管理力度,更加注重公路的功能与城市市容景观以及环境的和谐统一。
  根据“事权下放”、“条块结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上海目前除高速公路和市管公路外的省道、县道是由各区(县)负责建设和管理的,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对区(县)管公路进行行业管理。这种体制,能使各区县有足够的自主性,客观上应能调动其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但公路网作为一个整体,其效益的发挥是靠各层次公路的顺畅衔接和各自功能的完善来体现出的,某一层次发展跟不上都会影响整个路网的效率。鉴于公路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在“块”的管理同时,更要注重“条”的结合。对此,机制的创新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强化乡村公路的管理,将其纳入正规的养护管理渠道。作为城市活动和市容环境的重要载体,大部分农村公路脏乱差已经成了村镇市容整治的痼疾,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在市政府、市公路管理部门以及各区县政府和公路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将占路网50%以上的乡村公路纳入正规的公路养护机制,还乡村一个畅、洁、绿、美的道路环境。
  2.提升管理层级,探索强化省道养护管理水平的新机制。以全面实现本市公路安全、畅通、高效发展,满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为目标,按照建设养护并举、综合平衡使用的总原则;以燃油税市区两级分配为契机,打破条块分割,将原区管省道的管理养护责任上升至市级层面。调整分配方式、完善分级管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市公路养护管理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改革,提高本市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
  通过上述两项机制的重大创新改革,相信我们的公路将更好地为世博服务,为市容添彩,谱写好“公路,让城市更美好”这一公路发展的主旋律。
  笔者:这次专访,正值祖国60周年大庆各项工作都十分繁忙,在此耽误了你的不少时间,为此深表感谢。

(摄影/ 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