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废电池的老汉
发布时间:2005/9/19 11:12: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记申城“第一环保志愿者”王正海

    《解放日报》封74岁的王正海老人为“申城第一环保志愿者”一点不为过。
    在小区的道路两旁、绿化丛中,甚至污水沟里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老人瘦削的身影。他头戴一顶遮阳帽,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梭在社区的边边角角。他的眼睛象扫地雷一样,旧电池扔在哪,也逃不过他的火眼睛睛。小区捡完了,他就在街道范围内捡,街道捡完了,他就到别的区县去捡。他,就是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的王正海。
    起初人们还以为老人是捡垃圾的,多次遭到小区保安的阻拦,街道知道后,为了支持老人的环保行动,街道特为他办理了001号环保志愿者胸卡。8年中,老人几乎踏遍了上海各区、县,有时因路远赶不回来,而露宿街头。他凭借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拣废旧电池多达3余吨。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感化周围群众,在群众的要求下,居委会在小区每个楼道门口设置了废电池盒,方便群众投放。今年王正海给自己定的指标是1500斤,目前为止,老人已拣了2000多斤。老人想尽量多拣一些,因为废电池拣得越多,对环境保护就越有利,等到哪一天自己连一节废电池也拣不到了,说明大家环保意识都加强了。老人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毫不张扬、不求回报的为社区的环保默默耕耘。除外,老人还数年如一日,坚持打扫楼道卫生,擦信箱及宣传栏,自制废物箱,方便居民扔垃圾,楼梯上下、楼前楼后、小区门房间都洒下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老人还利用他的一技之长,每月为小区的健身器材进行保养,小区居民只要提到王正海老人都会赞不绝口,夸他是绿色环保老人、共产党员中的典范。
    对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晚年最大的幸福是喝喝茶,看看报,下下棋,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之乐。可是,在王正海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却最爱骑着“老坦克”,走遍街头巷尾拾捡废电池。有人说老人不懂得生活,有人说人老了有怪癖。王正海老人说,每次外出都希望多捡一些废旧电池,但我又希望有一天一节也捡不到了。
朴素的环保意识催生了朴实的行动
    “一节1号废电池能污染10吨水,一节5号废电池能污染2吨水,即便最小的废电池分解出的有害物质也能使1吨水受污染。”听着废电池对环境污染的数据,我们还以为是环保专家正在上环保科普课呢,可坐在我们面前的王正海老人连小学都没毕业。
    王正海是原天原化工厂的退休职工,长期的化工职业,使他患上了矽肺,他深深懂得环保的重要。八年前的一天,王师傅的小孙子放学回家,向爷爷汇报当天所看到的电视宣传片,例数了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一下子拨动了王师傅的心弦:废旧电池危害这么大,我何不就从收集废旧电池着手,为环保事业作点贡献呢。于是,个子瘦小又患心脏病的王正海不顾住院治疗刚刚出院,也不顾家人的反对,执着地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从此,一顶遮阳帽,一辆“老坦克”自行车,一个塑料网架,怀里揣着麝香保心丸,王正海老人踏上了收集废旧电池的路。朴素的环保意识,朴素的责任意识,支持他顶风冒雨,整整七年,义无反顾。七年来,不分寒暑,无论阴晴,王正海的足迹几乎跑遍了整个上海:东到浦东,北到杨浦、宝钢,南到闵行、七宝,最西到达青浦大观园、昆山。无论在居住小区,还是在街巷里弄,无论是落在树叶草丛上,还是“藏身”在墙角旮旯,甚至污水沟里的废旧电池,都逃不过王正海的眼睛。遇到陷在泥土里的废电池,王正海就用小棒把它挑出来,每天不知要蹲下立起来多少次,为此如今王师傅走路已经习惯了总是低着头。开始,他只在自己小区里拾捡,渐渐的废电池也少了,几乎捡不到了,他就开始扩张“阵地”,越走越远。早晨七点半王师傅推着自行车出门,下午五点钟回家,渴了喝自带的水,饿了买碗面吃,累了就在路边树影下歇脚,一天要走四、五十里路。八年里,王师傅已累计绕地球赤道走了一圈,近3吨的废电池足足可以堆满一间小屋!
001号环保志愿者胸卡
    外出拾捡废电池,王师傅总是随身带着两件“宝”:一张是由长宁区仙霞街道落款的标为001号的环保志愿者胸卡,一份是长宁区人民政府的春节慰问信。王师傅说,这是我的“护身符”。原来,人们总以为王正海是“捡破烂”的,对他投去的是不屑一顾的眼神。更有甚者,看到王师傅在小区内东张西望,总要误以为他是“不怀好意”者而便反复盘问。而他遭遇最多的是小区保安的阻拦,常常把他挡在小区外。不善言语的王师傅心里急啊,他理解人们的行为,又为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身份而苦恼。于是,他把苦恼告诉了街道、居委会,很快,街道特地向他颁发了001号环保志愿者绿色胸卡。那年春节,又给他送上一封区政府的慰问信。对此,老人如获至宝,每每随身携带,不但方便了进入小区,还“理直气壮”地做起宣传员来。
    为了方便居民丢弃废电池,他屡屡建议在居民楼、门卫室安放专用回收箱。为了防止铁制、塑料的回收箱被偷,王师傅又用可乐瓶改装了不少回收箱,又经济实又惠,还送到小区,一丝不苟地钉在墙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附近小区的居民都认识他了,就是杨浦、闵行,也有很多人知道他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居民们主动将废电池送来,不少小区则事先收集好等王师傅去取。大金更小区的一位居民一下子集了8斤废电池交给王师傅;杨浦区一位小区居委的党支部书记不顾王师傅手上的泥巴,一见面就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告诉他有整整三大箱废电池呢。王师傅高兴地说,现在拾捡废电池比以前顺当多了。
“我能做一点就做好一点”
    王正海老人1963年入党,是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是一名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爱岗的“老黄牛”,还是一位钓鱼迷。自从“迷”上了回收废旧电池,他就将这唯一的嗜好置于脑后,从未再摸过钓竿。王正海长年累月骑车外出,“老坦克”自行车一个月要补两次胎,一年至少换两次内、外胎。中午在外面吃面,不但没有家中的热汤热水,还要贴上饭钱,但他从来没有认为“吃亏”。每当废电池攒到一定数量,王正海就用自行车驮到长宁区废旧危险品废弃站去。一些进口的充电电池,经再次充电可以冒充合格电池而被不法分子收购,有一次,一位收废品的人追着王师傅,死皮赖脸要买废电池,被王师傅严辞拒绝。
    王正海老人还担任楼组长,打扫楼道,擦洗信报箱,自制废物箱。楼上楼下,巷前屋后,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把居民丢弃的广告纸收集卖掉,得来的钱用于购买公用的扫帚、灯泡,几元钱的帐笔笔记得清。老人还发挥他的一技之长,每月为小区的健身器材做保养,他恨不得把每时每刻都奉献给小区。他常常说,党的形象,党的威信是由一个个共产党员来体现,群众都看着你,我能做一点事就要把它做好。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王正海老人风雨八载,心系环保的事迹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在小区环保宣传活动中屡屡被编成节目演出,滑稽演员王汝刚下社区就演出过有关小品。媒体采访、报道也纷至沓来,长宁时报、长宁有线电台、劳动报、青年报、上海老年报、解放日报,甚至还有上海日报。上海电视新闻综合频道七分之一栏目特地做了专题报道,人们尊称他为“申称第一绿色老人”、“环保卫士”,荣获长宁时报2004年“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提名,以致王师傅名声远扬。一次到交大闵行校区拾捡废电池,一位副校长亲切地说:你不就是电视里放的环保老人吗?面对赞扬,面对荣誉,王正海还是照样骑着“老坦克”外出,默默地将一枚枚废旧电池捡拾起来,照样穿着一身旧衣服,讲起话来带着些许木讷。但是,有一样变了,环保意识已逐渐深入天原二村小区居民心中,环保行动遍布仙霞社区每一个居民小区,环保志愿者队伍扩大了。老人欣喜地告诉我们,今年,我们天原二村小区创建环保绿色小区已经通过市、区验收了。(作者   上海市长宁区区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