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文化:崇明东滩“鸟哨文化”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2/2/24 10:51:2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张玉涛

  上海崇明东滩位于东海、黄海和长江的交汇处,是上海东北边陲的淤泥潮滩。这里潮来白浪滔天,潮退满目芦苇,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不仅有近70种鱼类及底栖动物,还有290多种、数以百万计的水鸟每年来到这里过境中转、栖息越冬。

 

  看天出滩、靠滩吃滩,传统“鸟哨文化”深植民间

  在这片广袤的滩涂上,丰富的滩涂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渔民、猎户来到这里,捕鱼、捉鸟是历史久远的平常事。就拿“哨网捕鸟”来说吧,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依靠此术为生的少说也有几十家。捕鸟人事先布下扣网,插上媒鸟(鸟类标本),然后利用自制竹哨,吹出各种鸟叫声吸引鸟类。擅长这种传统民间绝技的高手,捕鸟成功率很高。鸟哨声响起,大滨鹬、青脚鹬、黑腹滨鹬,环颈鸻、灰斑鸻、铁嘴沙鸻等鸻鹬类水鸟纷纷飞到媒鸟周围,随着扣网一拉,全部被收入网中。当风向地点适宜的时候,一网可捕获数十只鸟。
  在长期的滩涂作业中,人们搏击自然,与天地为伍,同海潮相伴,积累了大量辨别潮汐和气象的谚语。例如判断潮汐时间的有:“初一、月半子午潮”(表示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潮平时间在中午),“十一、十二,潮来吃饭不及”(表示农历十一、十二的潮水在吃早饭之前就上来了);判断潮汐水位高低的有:“初三潮、十八水,眨眨眼,没到嘴”(说明农历初三和十八的潮水既快又大),“廿五、廿六,无涨无落”(表示农历二十五、二十六的潮水基本保持不涨不落);还有判断天气变化的:“上看初升、下看日落”,“东虹日头西虹雨”,“落得早,不湿草”,等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里的渔民、猎户,依靠聪明才智创造的技艺以及对自然的认识,一直是“看天出滩、打鸟捕鱼”为生。在这片滩涂上,世世代代,多的是渔网和鸟笼。

 

  伴随湿地保护的号角,传统“鸟哨文化”沉寂一时

  崇明东滩,这一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其南北狭,东西宽,区内潮沟密布,高、中、低潮滩分带十分明显,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驿站,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由于长江泥沙沉积,目前仍以每年80-110米的淤长速度向东海推进。
  1992年,国务院10部委制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将崇明东滩列入优先保护序列,吹响了湿地保护的号角;1998年,保护区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9年4月正式设立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999年7月,崇明东滩湿地被国际亚太组织接纳为“东亚——澳大利亚西迁徙涉禽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2002年1月,区域面积241.5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及毗邻的84平方公里人工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面前,捕食鸟类已被国法不容。原来祖祖辈辈以捕鸟为生的后生们,纷纷离土离乡,多渠道就业去了。除了少数年迈的捕鸟人外,已难觅年轻的身影,传统的“鸟哨文化”悄然退却,濒临绝迹。

 

  插上湿地保护的翅膀,“鸟哨文化”浴火重生 

          

                           神奇的“鸟哨”高手金卫国
  

  保护区重视鸟类研究,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捕捉活体鸟类并为它们环志,而利用“哨网捕鸟”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2002年春天,金卫国,这位陈家镇地区36家猎户中年纪较轻的捕鸟高手,被“挖掘”进了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当年捕捉活体鸟类600多只,科研人员对捕获的水鸟量体长、称体重、测头喙、判年龄、挂旗标、套脚环后放飞大自然,开启了东滩鸟类环志的先河。
  2006年,保护区从民间又吸收了一名捕鸟人。那一年,共捕获鸻鹬类水鸟7000多只,成为当年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水鸟迁徙路线上单点环志量之首。
  自2002年至2010年秋季,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共环志鸟类45种35770只,收到世界各地回收信息的约90多只,保护区利用“哨网捕鸟”回收其他国家(地区)环志鸟类20种413只。崇明东滩在国际鸟类学研究领域里的威望也日益提高。
  值得自豪的是2008年秋天,神奇的“鸟哨文化”走出国门进行了交流。在澳大利亚的“西北澳涉禽环志及调查活动”中,金卫国向国际鸟类专家进行了现场演示。
  “tee-tee-tee”,“chee-wi  chee-wi”,清脆悦耳的哨声划破澳大利亚80英里海滩的长空。一群群鸻鹬类水鸟耳闻同伴的叫声,纷纷盘旋于高空,当它们看见了媒鸟的身影后,便逆风而下,飞向网场,落入网中。那些从事炮网捕鸟的外国专家们看到此情此景,个个翘起大拇指连声惊呼“Wonderful!”、“Wonderful!”。确实,在一些不能采取炮网捕鸟的地方,中国的传统哨网捕鸟技术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鸟哨还是那支鸟哨,捕鸟人还是那个捕鸟人,所不同是新的时代,“鸟哨文化”融入了爱鸟护鸟、保护湿地、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旋律,捕鸟人也不再为谋生而吹哨,成为助推鸟类保护、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使哨网捕鸟技术成为滩涂文化的瑰宝,散发着草根文化的芳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对于从事滩涂管护和执法巡查的保护区职工来说,挖掘和应用滩涂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运用那些潮汐气象谚语,结合潮汐表,安排出滩管护执法时间,分析偷猎活动的时间地点,曾多次准确袭获了偷猎分子。同时运用这些谚语,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确保了管护和科研人员的安全。

 

上海市第十一届市长咨询会议CEO鸟类放飞
 

  小小鸟哨唱大戏,“鸟哨文化”载重任

  崇明东滩湿地保护和鸟哨文化的信息,经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多家资深媒体的高频率报道,传遍了国内外。2009年10月,上海市政府召开第二十一次市长咨询会议,办公厅指定将会议的户外活动安排在崇明东滩。上海市长韩正带领与会的130多人来到了崇明东滩,请与会的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放飞鸟类,并观赏金卫国的鸟哨技艺。
  会场上,16个芦苇草垛呈八字形排开,身上挂着几只用蓝色印花布遮盖的小竹篮,竹篮里各放一只黑腹宾鹬。当主持人向来宾们介绍到哨网捕鸟技术时,嘹亮的哨声回荡在会场的上空,金卫国头戴丝草帽、身穿粗布衣、嘴含小竹哨,微笑着用鸟语向来宾们表示欢迎。“这是大滨鹬的叫声”,再换一种,“这是中杓鹬的叫声……”韩正市长站在金卫国的对面,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每一种“鸟叫”,并不时地为金卫国鼓掌。表演结束,外国企业老总们把金卫国团团围住,纷纷要求与他合影留念。之后,韩正市长首先提起一只小竹篮,掀开蓝色印花布,轻轻捧出一只套上脚环的黑腹滨鹬放飞,国际友人们也一一仿效。滩涂上的一切是那么的环保、自然、和谐和美好,小小的鸟哨登上了高层活动的舞台,传递了保护湿地资源这一重要生态敏感话题的国际意义。

 

  畅想生态岛未来,“鸟哨文化”前途光彩熠熠

                 网鸟晨曦(臧洪熙)
 

  东滩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面临着整体性、前瞻性的科学开发。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具有生态示范效应的80多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生态园区将毗邻自然保护区而兴起。241.55平方公里的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作为公共资源,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功能并满足人们对滩涂文化的需求,是摆在保护区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保护区科研信息部门创办了《彩沙》杂志,以大滨鹬的土名“彩沙”来命名,凸显出收集、整理和发扬东滩湿地文化和宣传报道东滩湿地保护成果的宗旨;2010年,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护区在东滩实验区投资2900万元,建成了湿地科普教育基地。1000米的木栈道将生命起源馆、生命驿站馆、生命映像馆、生命之旅馆连接成一线四馆的有机整体,成为向人们展示东滩湿地鸟类及其人文景观的地方,使市民在观鸟赏景中领略滩涂文化的诱人魅力。
  科技和文化将为生态岛插上奋飞的翅膀。“十二五”期间,如果能加强“鸟哨文化”的科学性发掘,能够针对“鸟哨文化”进行科技立项,对做客东滩的鸟类进行声频音频的科学性研究,生产出集成各种鸟叫又能回应自然鸟声的电子鸟哨,那么,识鸟的人无需经过长期培训就能“吹奏”鸟叫,就能够担当起捕鸟的责任,一个“金卫国”就可以成长为许许多多个爱鸟护鸟的人士,电哨子也将遍及东滩、西滩和其他各个湿地滩涂。
  到那时,来滩涂观鸟的人们,还可以在观鸟、听鸟的同时“试上一把”,通过电哨子与大自然的鸟儿对上话。东滩不光是鸟类栖息的天堂,也将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和文化休闲、体验“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境界的胜地。这就是发掘东滩“鸟哨文化”的魅力所在。文化的力量,将推动滩涂生态保护、滩涂旅游经济的发展,将给滩涂带来“金鸟哨”。
  这是一场科教兴业的攻坚战,也是一场让传统文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的保卫战,还是一场推进崇明东滩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持久战,需要我们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和义无反顾。
 

 

(作者: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支部书记)
(本文照片由作者、臧洪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