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笔谈:后世博市容环境在于有效联动高效管理
发布时间:2011/5/6 14:28: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徐文虎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后世博的第一年,更是城区管理水平巩固、提升的考验之年。“十二五”期间,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要求,黄浦区市政管理将细化标准、依法严管、勇于争先、精益求精,从“管理,执法,服务,创新”四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做好市容环境常态化的管理。重点要做到“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构建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五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聚焦突破六项城区管理难点,进一步优化城区管理的各项常态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个字,即依托“三制”,推进“三化”,实现“三不”。具体来说,即依托体制、机制、法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固化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深化实效明显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量化合理的人员安排、经费投入,实现“问题不回潮、标准不降低、管理不倒退”的目标,扎实推动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黄浦区市政委把今年的工作重心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化体制,优势互补,进一步构建“大市容、大环境”管理格局。强化常态协调机构,为加强城区管理各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深化联勤联动,我们将进一步做强区级层面的城区管理联席会议工作,并以此作为城区管理综合协调指挥机构及应急联动指挥机构,具体负责牵头、指挥、协调、督促、检查全区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区级层面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这个中心的统一指挥下进一步完善街道层面的城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街道的统筹安排下依法履行职责,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延续机制,加强整合,进一步提升常态、长效管理水平。联勤联动机制是推广运用“三联”的管理模式。即“联合巡查、联手督察、联勤处置”,这是在世博会期间形成并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和高效的管理机制。主要是对6个街道和4个重点地区的“管理办”进行执法、管理资源的整合,要深化长效管理必须进一步实施公安、城管、工商、文化、绿化市容、食药监、房管、规划土地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将集中突击性整治中的“联合执法”转化为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市容环境分级管理机制,按照重点区域、管控区域、面上区域进行差别化管理。强化其他区域的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完善管理考核标准,完善不同等级道路上无证设摊、跨门经营、“三乱”现象、店招店牌、绿化、环卫设施和保洁等方面管理目标和控制要求的考核标准体系;强化中小道路管理,将管理重点扩展到与17条主干道相接的100条中小道路,进一步提高中小道路的保洁水平,特别是菜场周边,加大保洁力量和冲洗力度,提高循环保洁频率;继续施行“第三方”考核机制,测评范围从原来的街面、道路扩展到居民小区,从而构建成全覆盖的综合测评体系,以考评促整改,营造良性的竞争机制,确保长效管理落实到位;强化社会参与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发挥好志愿者作用;严格落实“门责”管理机制,以巩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达标街道、争创示范街道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门责”管理工作,倡导成立“门责自治联包”组织,定期开展互查互评。
   三是重视法制,依法严管,进一步聚焦市容、市貌管理难题。加强乱设摊治理,采用教育整治、一次性补偿、定期补贴和介绍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乱设摊减量化;采取统一规范方式,加强对书报摊、修理摊点等难点的管理;采取集中管理方式,在各街道因地制宜地建立设摊疏导点;发挥6个街道和4个“地区办”的专职和兼职的治理队伍作用,对其他中小道路、小区进行日常清理维护。年内要计划对电杆和各类立杆,用纳米涂料重新涂刷一次,以后将基本做到每两年涂刷一次,确保区内道路长期保持无“三乱”状态。
   四是巩固成效,提升水平,进一步优化城区管理各项常态工作。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灯光广告管理、苏州河综合治理、辖区内的四个重要地区管理,城管监察执法、网格化管理以及继续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区的建设。

   

(作者:上海市黄浦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
(配图摄影/简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