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城市公园发展与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6/26 10:59:44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吴 成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益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民享有公共权利和公共服务的港湾。随着公园的免费开放,使公园的社会效益得到放大,广大市民得到实惠,绿化园林的行业的形象也在得到提升。然而,公园的免费开放的确方便了群众文体活动和民俗文化的充分交流,但是公园的功能和布局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提升公园为民服务的水平?如何实施老公园的改造工程?这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园发展值得思考和热议的话题。

中山公园(郑惠国)
  
 

  一、推进公园免费开放,为市民百姓竭诚服务

  公园免费开放,是上海市委、市府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利民”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市民百姓的关怀,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举措。上海公园免费开放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4年到2004年,免费公园达到60多座,开放了将近50%。第二阶段,2005年后至今,有100多个公园免费开放,实现了90%的公园向市民全面开放的目标。目前,除了像豫园、秋霞圃等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专业性质的动物园、植物园和企业投资兴建的世纪公园、大宁灵石公园等一批公园还允许收取一些费用外,其他所有的公园都已经免费开放。
  众所周知,原来传统的公园都是有一道封闭式的围墙,其做法都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收费和游玩的时间是固定的,游人量和游园的行为是可预见和可控的,市民到公园去完全是一种消费行为。因此,公园更多的是承担着旅游景点的功能。
  公园免费开放后,市民到公园游览方式发生了改变,公园成为了市民公共活动的场所,人们可以在开放时段内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进出出、自由自在。去公园游览,也从原来以游览、观赏,变为健身锻炼、休闲活动和相互交往等主体行为。
  从收费公园到免费公园的转变,对公园设施、布局和形式及其功能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这既是一个布局、设施的调整,更是管理方式的转变和调整。针对公园中服务人群的变化、服务需求的变化,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公园的发展方向,反思并提出公园改造和发展的思路,以及对其方法措施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考量,这是为市民百姓竭诚服务的最好作为。
  
 

  二、实行老公园改造,提升和发展公园的能级

 复兴公园(程杰摄)
 

  为适应免费开放,对原先的公园实行改造是必然的,这是提升服务能力的主要做法。对此,笔者大致有以下七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完善功能布局,适应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新要求。结合公园性质和现状条件,合理区分各区域功能及规模,适当增加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满足市民游客的休闲、健身、娱乐需求,这是公园免费开放后在公园设计上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二是完善服务设施,扩大活动场地。更新和完善给排水、电气、道路、地坪等公园基础设施;完善亭廊、厕所、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椅园凳、无障碍设施等服务设施。
  三是注重节约理念,提升科技含量。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废弃材料再生利用、节能减排、节能建材选用等措施,将节约型园林建设落到实处。
  四是增加文化内涵,凸显公园主题。从人文精神角度着手,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切实维护好、拓展好公园的特色,注重公园文化内涵的挖掘,延续园林的文化和历史,使古迹、风貌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五是提升景观面貌,营造新的园艺特色。保护原有植被和成片的树木群,减少不必要的损坏。增加开花乔灌木、色叶和观果树种,体现自然节律与生趣变化之美,丰富园林景观。
  六是注重功能建设,提升防灾避灾能级。增建应急供排水、厕所等必要的设施设备,调整空间场地,完善应急逃生避难功能。
  七是打破封闭格局,促进公园与城市相融。梳理公园建筑设施,提高公园边界的透空度,促进公园与城市、公园与社区的融合。
  
 

  三、落实管理措施,营造和谐共赢的公园环境

  公园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强化公园管理,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公园,让生活更精彩”。
  一要因地制宜,科学改造好老公园。要始终贯彻“保留、恢复、提升”的改造原则,并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设计方案阶段,要现场踏勘,征询游客意见,制定出适合每座公园自身实际情况的改造方案,并通过专家讨论、评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及时将改造中遇到的问题与设计方、建设方进行沟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按程序制订修改调整方案,使改造更具有实用性、功能性和科学性。
  二要兼容并蓄,做到特色和创新。改造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翻新,而是要保留原有公园的历史风貌和园林风格,恢复公园原有的景观特色,拓展和更新服务设施,提升公园的总体品质。另外,通过强化公园服务的功能,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公园形成与社区、景观相协调的独特的风格。比如,新增健身活动场地或设施、免费儿童游艺设施、科普宣传栏或报栏等。
  三要物尽其用,提倡节能环保。公园是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载体之一,要倡导节约型的园林建设。在改造中,可以将废弃花岗石重新利用为嵌草石板;河湖二级驳岸可采用废弃的市政侧石作为基础垫层;旧道板可用于果蔬园、蔬菜地等的通道;废弃的苏布洛克砖与混凝土透水地坪组合,形成树阵广场;园林建筑的门窗可采用中空玻璃等节能型建材,降低能耗;可设置雨水收集井,用于平日的养护灌溉;设置太阳能诱虫灯和铺设透水地坪等落实节能环保措施。

              上海植物园(程杰摄)


  四要防患于未然,做到安全文明。 公园单位和游乐设施运行单位要严格执行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设施设备的安全质量监管,增强责任感,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来控制风险,切实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提升园区的文明程度。
  五要提升公园综合管理能力。公园是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它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必然要求实行社会公共管理。比如噪音扰民、乱设摊、乱停放非机动车等现象会严重影响公园品质的提升。为此必须建立包括街道、公安、城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在内的公园联合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条块结合、整合管理力量,综合解决各类管理难题,创新社会公共管理,使公园真正成为“景致美丽、人更和谐”之地。
  六要创建星级和品牌公园,落实便民利民举措。创星级、创品牌,是公园发展与管理的一种有效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推进观光旅游、发展绿色景区的战略要求,是打造后世博效应,推动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示范的一个积极举措。通过活动来提高公园服务水平,把实惠让给百姓,使更多的市民了解绿化、支持绿化、参与绿化、融入绿化,努力营造公园文明氛围。同时让更多的公园志愿者参与其中,在促进游客间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使公园真正成为体现便民利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窗口。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共绿地管理处副处长)
  
(本文配图  郑惠国、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