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上海环境卫生建设事业振兴发展的60年
发布时间:2009/9/15 15:00: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吴仁勇 朱子仪 李日春 范克武

  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卫生环境服务,为人民生活美好提供民生保健服务的环境卫生事业,也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巨变中取得了振兴和发展。
    一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30年,上海的环境卫生工作,主要是接管前期抓整治、抓起步,后期打基础、求发展。
  1.清除堆积垃圾,城市环境有所改观
  解放前,上海的环境卫生日渐衰微,步履艰难,到处垃圾堆积、污水横流、污浊不堪,城市卫生状况十分恶劣。1949年5月10日,上海解放前夕在江苏丹阳召开的准备接管上海的会议上,陈毅同志从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和治理城市的高度,要求进驻上海的同志做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做好垃圾、粪便的清除。所以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市卫生局的人民解放军代表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整治方案,组织力量突击清除垃圾,在一周里就清除堆积垃圾15000多吨,沙袋泥土3189吨,掩埋浮厝3034具。是年12月召开的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上,将开展全市性的“清洁运动”列为市政府的七项中心工作之一,陈毅市长题词,号召“普遍开展清洁运动,保持市民的健康,希望全体市民作共同努力”。1950年1月8日至2月21日,组织了解放后本市首届全市“清洁运动”,有18万多人参加,清除各类垃圾6621吨、污泥1545吨,城市环境卫生有了一定改善。1950年后,将每年开展的“清洁运动”纳入“爱国卫生运动”,长年坚持不断,在实践中形成了“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的一代新风,奠定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正常秩序的基础。
  2.增设环卫公共设施,方便市民生活
  解放初期的环境卫生,首先是对损坏的公厕、小便池、垃圾箱进行维修。继而在工人聚居的棚户区增设活动厕所和简易厕所700余座,垃圾箱4000多只,初步解决了环卫公共设施缺乏的急需。1952年设计制作了50只废物箱,分置于市区主要道路供行人投放废弃物,并在全市推广。1973年南市区清洁管理站在聚奎街尝试建立“倒粪站”,解决了环卫工人手推粪车上门摇铃收集,而过时后居民无法倾倒粪便的问题,既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为机动车收运创造了条件。以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全市实现了粪便收运的机械化。废物箱和倒粪站的创设,被列入了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序列,成为城市必备的公共设施。

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题词

在人民广场保洁的清扫工


  3.改进环卫作业机具,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
  解放后不久,组织力量对收运垃圾、粪便靠人工肩扛手拉,十分笨重,既磨损路面,又噪声很大的“羊角车”和“木箱粪车”加以研究改进。1954年,市卫生局工具厂用钢圈橡胶轮胎替代车辆的铁箍木轮,当年就改装收运垃圾羊角车320辆,收运粪便的手推粪便车300辆和脚踏三轮粪车150辆。1962年市肥料公司工具厂采用上海生产的第一代58—1三轮汽车做底盘,设计、改装成装载量为一吨的自卸垃圾车和真空吸粪车,这种车辆适用当时城区穿街走巷收运垃圾、粪便的条件,为垃圾、粪便的收运机械化开创了一条新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从1972年起全市环卫系统采用不同型号的汽车底盘,按国家标准,自行设计、改装各种不同载重量的机动垃圾车有420辆,真空吸粪车405辆。
  1952年10月,当时北站区第二中心小学教师钱大智发明了道路扫路车,工作效率相当于三个清扫工人的工作量。到1959年上海有了8辆3匹马力的小型机动扫路车。到1966年,一批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造价低廉,适用于道路、广场、车站、码头及厂区清扫保洁的S—150型小型三轮轻便扫路车试制成功。1975年试制成功的S—230型中型扫路车和4吨大型扫路车不仅在上海使用,其中中型扫路车还送往北京中南海、钓鱼台使用。到1977年,全市已拥有各类机动扫路车412辆,其中小型机动扫路车387辆,基本普及全市各区。
  从解放初到20世纪70年代,水运粪便船舶的改造、建造,主要抓了三项工程:一是船只维修。1951年共有私人所有的运粪便木驳船2128艘,其中约有50%以上的木驳船急需修理。1952年底至1954年,人民银行向运粪船户有组织地贷款24.9616亿元(旧人民币),抢修了千余艘破船,约2万多吨船皮,确保了粪肥水运需要。二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有2000多艘近40000吨的水运粪肥木驳船因木材紧缺,修造难以为继,到70年代初才逐年建造水泥驳船,至1977年已建造水泥驳船187艘,计8006吨,替换掉一大批残破木驳船。三是研制拖轮。原水上运粪肥主要靠人力摇橹背纤,船员十分辛苦。1958年白莲泾船厂工人自行建造了第一艘木质拖轮,迈出了运肥船只拖带运输的第一步。1965年三林塘船舶修造厂建造了第一艘钢木结构拖轮,到1977年已有拖轮73艘,计9020匹马力,基本实现了运肥驳船的拖带化。
  4.建设技术后方基地,组建环卫职工队伍,保障环卫事业顺利发展
  环卫技术后方和基础设施解放初期十分薄弱,在国家百废待兴,经济比较困难的形势下,还以一定的投入建设必要的后方基地和基础设施。1956年由市政局设计,江南造船厂协助,建造了上海首座隐蔽式的储粪容量达1000立方米的新型泵浦粪码头。从1958年到1959年,调配、购置了垃圾清运卡车75辆、洒水车12辆、机动粪车1辆,成立了市环卫汽车队。经国务院批准,1963年建立了市环境卫生局,加强了设施建设,至1966年建成了20项环卫设施,重点建设了生产环卫设备的清洁工具厂和修造环卫船舶的三林船舶修造厂,初步形成了环卫系统的技术后方基地,改善和提高了环卫专用设备维修保养的能力。
  环卫职工是环卫事业发展的主力军,组建环卫职工队伍是解放后最紧迫的任务。环卫职工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民主改革运动,在原清洁总队、清洁所的基础上,组建了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环卫职工队伍;二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将原9000多名水运粪船的船民,分别组成“红旗”、“五星”、“卫星”等运肥合作社,成为集体性质的运输社社员。两者共有1.6万多人,构成上海环卫职工队伍,成为解放后从事环卫事业的基本力量。由于环卫管理、建设的需要,市环境卫生局有计划地吸收、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外,还先后两批招收了158名高中毕业的社会青年,加以专业培训后参加环卫工作,缓解了当时环卫管理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也为日后环卫事业的发展培养了骨干。1965—1966年环卫机动车、船有所发展,而驾机人员紧缺,当时肥料公司和水上清管站开办半工半读训练班,先后招收学员460多人,开设汽车驾驶、拖轮驾机、车船维修、工具修配等专业班,进行专业培训,自力更生培养专业技术工人。1974年进而建成环卫技工学校,成为环卫车、船驾驶和维修技术的培训中心,规范地进行技工培训。
  在上海解放至1978年近30年的岁月里,上海环卫建设事业在整治中起步,在困难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虽然发展步伐缓慢,但仍取得了相应的业绩,为创建城市的卫生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这次伟大历史会议的战略决策指引下,上海的环境卫生建设事业如沐春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开拓了快速发展的广阔空间。上海的环卫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了新的局面。
  1.垃圾处理设施和能力跃居国内前列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的生活垃圾清除量大、处置困难,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一个严重问题。当时,每年夏季的生活垃圾多达2000吨—4000吨堆积在街巷、路边、码头。经过近30年的努力,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置走了三大步。第一步狠抓垃圾处置场建设,争取城市垃圾先有可靠的消纳出路。1986年日处置生活垃圾550吨的江镇垃圾处置场建成投产。在江泽民市长的关心、支持下,1991年4月,日处置生活垃圾3000吨(车吨),高峰时可达到4200吨的老港废弃物处置场建成投产。1992年倪天增、谢丽娟副市长要求江镇生活垃圾处置场日处置垃圾从550吨提高到1000吨,老港废弃物处置场从日处置3000吨提高到6000吨,解决了城区生活垃圾堆积污染环境一大难题。第二步,“九五”、“十五”期间,浦东新区建成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的御桥垃圾焚烧厂和美商生活垃圾生化综合处理厂、江桥垃圾焚烧厂相继建成投产。这对上海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继后,松江、嘉定、崇明、长兴、普陀、青浦、宝山都有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利用垃圾填埋发电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80%以上,资源利用率将达到50%,这是环卫事业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在国内各大城市中也是位居前列的。
  2.垃圾中转设施跨越式发展
  建立规范的中转站是提高垃圾收运效率,避免二次污染的重要设施。198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研究提出的中转站“要完善建设、避免污染”的建议,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逐步得到实现。2001年,崇明建成了首座设备先进、设施规范、日中转量150吨的垃圾中转站。2004年9月,静安区建成了半地下结构、竖直压入装箱垃圾中转站。2005年,黄浦区建成了日中转量600吨的现代化中转站。2006年,虹口区、杨浦区垃圾中转站也建成运营。这些花园式、环保型、机械设备完美的中转站的建立标志着上海的垃圾中转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
  3.环卫设备技术先进、功能提升
  车辆是城市生活废弃物物流畅通的载体。80年代初,本市收运垃圾的机动车辆数量不足、更新困难,曾是困扰本市环卫工作的一大难题。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市有15种类型1045辆垃圾收运机动车承担着全市每天产生的8500多吨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并全部实现了封闭化。从“九五”到“十一五”期间,上海生活废弃物收运装备能力逐步与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环卫装备由简易型的机械化向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环卫装备的技术水平。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实现了箱式化、密闭运输的要求。低噪音吸粪车和高真空度的粪车抽吸使粪车作业扰民问题得到解决。到2005年底,市区生活垃圾车辆的装载总量为5450吨,比1995年增加23%。水上运输垃圾和粪便的驳船,通过船型的优化,机动船替代了传统的驳运船运能大幅度提升,还配备有GPS定位导航系统和800兆对讲机,并配置了电脑和无线上网。
  城市道路清扫车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提高,高压力、节水型的冲洗车替代了普通洒水车。据2008年9月调查,中心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道路清扫总面积的80%,道路冲洗机械总能力已达到冲洗总面积的70%。在水域保洁方面,研制成双体单桨机械清扫船,解决了水域人力打捞漂浮物的问题,继而又研制成集收集、压缩、储存为一体的水葫芦打捞船,填补了打捞水葫芦机械的空白,而新建造的“世纪之光”保洁船,对建造新型水上保洁船具有导向作用。

 


  4.环卫公共设施不断创新
  加快建设和完善环卫公共设施是关注和解决民生需要的大事。上海的公共厕所原来设施简陋、数量不足。1980年杨堤副市长在调研中要求解决“上厕难”问题。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93年公厕总量达到1048座,其中高级厕所44座、一级公厕307座、二级公厕432座,占公厕总数的77.4%,并实现了水冲化。继后,公厕建设注重了提高公厕设置标准、建筑风格与城市环境协调、环保、节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八五”、“九五”期间的10年内,新建公厕255座,改建公厕1594座,移动厕所243座。开发、整合了社会公用厕所,使有条件的公厕向社会开放,还建设了一批高科技、人性化的新型公厕,全市公厕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九五”、“十五”期间,新建、改建垃圾间14848座,完成7534座垃圾间的上、下水改造,实施了垃圾箱房规范保洁,以达到卫生、环保的要求。1996年在普陀区真北路莲花小区建造一座具有垃圾分类、符合环保要求的压缩式垃圾收集站,试用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因而推广建造,这是居住区垃圾收集设施与时俱进的一次重大革新。
  近十多年来,废物箱的设置发生了几个明显的变化:一是造型设计向注重环境协调转变;二是材质使用向便于资源回收利用的材质转变;三是使用功能向耐用、防盗,便于垃圾分类收集等复合功能转变;四是设置标准向注重满足实际投放需要转变。全市废物箱设置总量已基本能满足行人投放的需要。
  5.市郊和水域环境卫生建设协调发展
  “七五”期间,郊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公厕改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郊区、农村的宅前屋后、田头河边的120多万只小粪缸实施了农村粪管改厕,并列入了市政府实事项目。到2000年底,全市郊县的203个镇(街)共建造农户三格化粪池123.4万只,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同步达到92%,在全国率先达到了“小康”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80%的目标。
  上海市从第一轮(2000—2002年)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时,郊区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列为了市政府实事项目,通过“建立保洁员队伍,配套环卫设施设备,规范生活垃圾处置和暴露垃圾突击整治”,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郊区10个区(县)203个镇(街)2850个建制村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受益农户达到95%。在第二轮(2003—2005年)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时,建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街)运、区(县)的环卫运行网络,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80%,完成了城镇地区603座旱厕改水冲式公厕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市郊农村的环境卫生水平。
  至2008年,全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市、区(县)、镇(街)、村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全市主要水域单位保洁责任明确,水域作业服务队伍有较大发展。并建立了水域市容环卫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了水域环境作业质量监管,内环线内水域环卫优良率达90%。
  城市高层楼群的兴建,从而衍生了高层建筑外立面的清洗保洁业;城市现代化交通的飞速发展,又伴随产生了机动车辆的美容和保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生态型城市,使从事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和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服务业也逐步兴起,并得到较快发展。这些随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而衍生的各新兴专项作业服务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提高,满足了作业服务的需要,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同步得到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是上海市环卫建设事业全面推进、成效显著、跨越发展的30年。

  三
  60年的建设回顾,60年的发展实践,感触最深的是:
  1.要有正确的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方针、总政策,十分正确。在总方针的指引下,1979年国家城建总局明确环卫工作的方针是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化害为利,依靠群众,清洁城市,搞好卫生,造福人民”,任务是 “保证城市人民有一个清洁整齐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江泽民任上海市长时,于1985年为环卫工作题词:“清洁、卫生、美观是城市文明的一大标誌。”对环卫工作在城市管理、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正确的环卫工作方针和明确的环卫任务凝聚了全国和本市环卫职工的力量,是使环卫事业按正确轨道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应是我国和本市环卫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根本。
  2.管理体制要理顺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反复性很强,环卫部门有两方面的基本职能,一是政府管理职能,二是组织建设和作业服务的职能,它的工作内涵要求,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指挥部。本市环卫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1963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成立“上海市环境卫生局”或者1983年市政府决定恢复建立“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或是2000年组建“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历史证明管理职能一定要与管理任务相适应。有了较强有力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环境卫生建设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反之,就影响或阻碍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损害人民的利益。
  3.要执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不动摇
  改革开放30年推进了全国经济的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本市环境卫生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环卫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各级政府办好环卫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政事、政企的分离,使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快了环卫建设事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卫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的同时,形成多元投资体制,扩大了环卫建设事业的建设规模,加快了建设进度,提高了环卫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近几个“五年规划”的顺利实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方针在环卫建设事业中的贯彻。
  4.要有统筹兼顾的发展规划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要紧抓不放。但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要认认真真做好各个发展时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调查研究,研究发展规律,明确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行业发展战略思想,编制好各个时期或各个专项的发展规划。使每个时期环卫建设事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发展措施和保障政策切实可行。并把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和每年的建设计划协调衔接,切实实施。本市环卫建设事业较顺利地有序发展与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从“六?五”时期起至“十一?五”期内,都重视各时期的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密不可分。
  5.要重视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
  城市环境卫生建设事业要为上海建成“四个中心”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要加快环境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建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市容环境,这就应实行行业跨越式发展;将“还债型”的环卫建设事业,跃进为“功能型”环卫建设事业,这就要依仗于环卫科技的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近十多年来一批先进的环卫处理设施竣工营运,现代物流型垃圾中转、清运系统的建成和技术先进的城市保洁机具的普遍使用都证明只有大力倡导,将科技革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到环卫建设领域中来,才能实现环卫建设事业跨越发展,使环卫设施设备在提高科技含量上有一个新水平,推进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整体与时代同步。这是环卫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吴仁勇,上海市市容环卫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子仪,原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法规处处长;李日春,原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法规处助理调研员;范克武,原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政策研究室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