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为民:淮安缘何连续成为中国和谐管理城市
发布时间:2010/7/2 13:40: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仲伟银

淮安城市管理监察队员


  2010年4月25日,在“2009—2010年度中国城市管理发展成果发布会”上,江苏省淮安市再次获得全国十大“和谐管理城市”的殊荣。这次全国十大“和谐管理城市”评估活动,是在自主申报基础上通过网民投票确定入围城市,并由国家高层政要、著名专家学者和资深媒体负责人等组成的评审组,依据《中国和谐管理城市评价体系》,按照“公正、透明、独立、非营利”原则进行综合评审的结果。针对全国评选十个城市为“2009—2010年度中国和谐管理城市”,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市长高雪坤都作出了批示,希望淮安市要继续在“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周详服务”上下功夫,使淮安成为人们公认的适宜居住的城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兴国认为,淮安市抓住了和谐管理城市的根本,科学回答了为谁管理城市和怎样管理城市等城市管理的科学发展的问题。那么,淮安缘何能连续成为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对此,本文将一些具体的管理和执法工作作一介绍。 



江苏省人大代表在淮视察城管执法工作。图为淮安市政府刘友超副市长(左四)、市城管局张冬来局长(左五)陪同省人大代表视察放心早餐点


  一、围绕城市功能,建管并重,疏堵有序,重抓三项工作
  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很多,如乱停乱放、交通不畅、占道经营等都是由城市功能不完善所造成的。为此必须重抓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在城市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公用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特别是优先规划建设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停车场、小游园等公用设施。一方面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城市管理,使市容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使城市形象得到提升,推动城市的整体增值。
  二是科学规划设置,规范疏导,落实疏堵结合措施,方便群众生活,优化市容秩序。对占道经营的问题,本着“公众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方面化堵为疏,变“管理”为“服务”,做到“管而不死,疏而不乱”。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城市的场地资源,如沿路两侧一些企业的闲置场地和政府储备土地,开辟一些市场、停车场、洗车场,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是培育扶持,搞好配套服务。扶持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早、晚餐等一批连锁经营企业,一方面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方便了群众生活。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领导挂钩街道、处室联系社区、城管队员联系企业和经营户的制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赢得群众对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围绕利益调整,做到让利于民,重点落实四项措施
  在城市管理中遇到的所有矛盾,归结起来都是由利益调整不当造成的。围绕利益调整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免费发放统一制式的经营车辆,免收相关费用。近年来,先后统一制作了900多辆便民自行车修理车、修鞋柜、水果售货车、小吃烧烤车,免费发放给从业人员。对早夜市大排档、饮食摊点,实行统一制式餐车、统一布点设置、统一管理标识和统一经营时间的“四统一”管理。目前,市区的各类便民设施已达每平方公里10个左右,累计解决了近2万人的就业谋生问题,使近万户家庭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二是免费提供保洁服务、定期上门服务、定期更换维修经营设施等;三是免费开放公园、公厕;四是免费进行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围绕人居环境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居民区、生活大院等人群聚集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每年综合治理100条街巷、100个生活大院,着力搞好道路硬化,小区建筑物整体出新,完善环卫设施和下水管网,绿化美化小区环境,改善和提升居住环境。



淮安继2009年之后于2010年再次被评为“中国和谐管理城市”


  三、围绕社会责任,强化规章制度,着力完善五大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形势的发展,城市规模、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增加,城市管理范围也随之扩大,所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近年来,淮安的城市管理坚持“为民、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公正、公开、透明、效益的原则,在常态、长效、长期上做文章,逐步以法律为规范,以行政为主导,以群众为基础,建立了城管工作的新方法新体系。先后出台了相对集中处罚权实施办法、广告管理办法、渣土管理办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制度,建立了五大机制:一是长效综合管理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协调有序”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优化职能配置,合理划分条块之间、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和任务,发挥城市各级政府,尤其是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了社区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二是全民参与的社会联动机制。广泛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参与城市管理,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人人都是城市管理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成果收益者”的良好风尚,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通了城管广播,调查问卷显示群众对城管执法和市容环境的满意率达97%。三是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先后建立日查、周报、月点评、季奖惩和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民代表组成的社会考评团,增强考评力度,保证考评的公正性。四是解决问题快速反应机制。设立了“城管110”热线电话、“城管110”联动服务队,全天候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五是高效有力的保障机制。建立了财政保障机制、公安保障机制等。



淮安市城管局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作客“淮安政府网”与广大网民交流


  四、围绕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展示良好形象
  执法队伍形象取决于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什么样的执法队伍就能管理出什么样的城市。近年来,淮安建立了一支政治强、思想稳、纪律严、业务精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主要做法有四方面:一是强化执法制度建设,二是加强执法教育培训,三是推行文明执法,四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实践使一批“十佳城管执法队员”、“十佳环卫工人”活动和“四好科室”、“五好大队”、“六好队员”不断涌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在办理的37000多件行政处罚案件中,实现了“零错案”、“零败诉”。
  

(作者:江苏省淮安市城管局机关党委书记)
  (配图/周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