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破解城市管理难点顽症
发布时间:2010/7/2 10:41: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唐 磊

  中共十七大以来,全国思想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解读和理解,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报告,召开了一系列专题研讨会,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理论文章,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成果。笔者尝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如何破解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方面做些实际性的探讨。

  一、城市管理难点顽症主要表现
  城市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具有较高敏感性、长期性、广泛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城市管理还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城市环境、功能品质、人居质量的集中体现,一直是政府关心、群众关切、媒体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顽症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已成为城市管理攻坚的顽症、突破的关口、提档的阻碍。这些难点顽症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在体制机制上,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没有形成。由于缺乏一个高效权威的指挥协调机构整合各方力量,导致管理部门之间协作不力、责任不明、各行其是,形成了许多管理的盲点、盲区。街道作为城市管理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税源经济上,而一些部门虽然下放了管理责任,而权利和经费没有同步下达。马路经济、马路效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这些管理体制机制不到位形成的难点,影响了管理的长期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印象。
  2.在经费投入上,城市管理投入机制没有真正配套。目前,部分城市的管理资金主要来源于城建维护费、财政资金和垃圾收费三块。环卫定额标准长期偏低,以设施量定额拨款,“养人”、“养事”并存,以养护经费养人,挤占了作业经费的投入机制,影响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保洁档次难以提升,“市包基数、区包增量”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3.在环卫设施建设上,“建设难、难建设”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在规划、选址、建设中仍遇到很多矛盾,无论是公厕、中转站,还是垃圾场、粪便处理场、渣土处置场和垃圾焚烧厂,在选址和环境评估上都受到强烈的反对和阻挠,新建很难,甚至是原址复建改建都行不通,造成环卫基础设施不配套,给后续管理带来困难。环卫基础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
  4.在市容管理业务上,环境和卫生的管理水平仍然不高。乱吐痰、乱倒垃圾、乱扔果皮纸屑等仍较严重,尤其是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等暴露垃圾比较多,存在着卫生死角。占道经营、倚门出摊、马路市场未能有效解决,市容环境还存在脏乱差现象。渣土车抛洒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道路卫生带来较大危害。户外广告仍显杂乱,品位不高,城市“牛皮癣”未得到有效根治。占道洗车、修车、违章搭建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建设成本,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5.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上,执法难、难执法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执法环境日趋复杂,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和领导关心的重点。执法中正常的摩擦纠纷,经媒体炒作后,往往变得异常敏感甚至 “妖魔化城市管理”。一方面,管理相对人大部分是弱势群体,为了生存,不惜牺牲环境,当其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着强烈的抗法意识,执法氛围不好;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利益,特别是取缔违章广告、渣土乱倒和违法建筑时,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以死相拼,打击报复。城市管理执法已成为高危行业,队员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生命安全的威胁。

 南京城市风貌


  二、城市管理难点顽症分析
  在一些从事城市管理的领导和干部队伍中,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深刻分析城市管理难点顽症,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理论学习深度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理解不透不深,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存在着多学理论不如多做工作的思想,对理论知识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研究,未能很好地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和处理问题,影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致使工作趋于主观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没有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谋划全市的发展思路、发展标准,制定规划、把握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开拓创新力度不够。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习惯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处理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习惯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去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标准需求。对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研究借鉴不够,缺乏自我超越、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致使推进工作的思路不够宽、破解难点顽症的办法不够多、改革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
  3.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城市管理难点顽症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更是涉及公安、工商、建设、规划、劳动、卫生等许多部门。哪个部门不站在全局的高度,从自身职能上做起,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工作如果只从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出发,缺乏宏观大局的意识,相互推诿就不可能消除。因此,城市管理难点顽症的发病率高、根治困难,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形成合力的宏观调控能力。
  4.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和诸多弊端,被认为是城市管理的“脏之基、乱之源、差之本”。需求是存在的基础和支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过去的一些农贸市场、公厕、中转站相继拆除,新的小区又无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一些自发市场、露天菜市及各类违章搭建就会应运而生,小区内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即使投入再多的管理者、再大的力度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这些行为。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不配套是导致顽症久治不愈的根源。
  5.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只忙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就不够,面对严峻的形势就缺少分析和把握的能力。缺少抢抓新机遇的战略眼光和工作激情,遇到新问题就无所适从、拿不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干部作风的拖沓,服务效能、效率的低下,群众的信誉和口碑就较差。干部责任心和执行力的不强,所表现的就是“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推而不动”和“等、靠、要”思想的严重。缺乏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对人民群众呼声疾苦的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就会使服务意识淡化、服务主动性不够和服务能动性不足。

 
     南京夫子庙小吃一条街书到后的摊群

  三、破解城市管理难点顽症的对策建议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任何科学的理论体系,要符合从抽象的范畴开始,经过一系列中介环节,最后达到具体的理论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理论体系之一,也符合这一认识规律。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顽症,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树立创新意识,在城市管理的效率、效能、效果上实现突破。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邓小平理论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巨大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面对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城市管理是提高城市能级和发展承载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的重要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会实质、掌握精髓,始终牢牢把握发展。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认为在城管领域,就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中创新再造,攻克难点顽症,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质量效能。创新,就是要以新一轮大部制机构改革为动力,着力构建大城市管理综合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创新再造天天都干净的环卫保洁网络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市区结合、责权利统一、分级投入的城市管理保障机制;着力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和监察问责机制;着力构建城市长效管理的难点顽症破解机制;着力构建运行高效、规范化的城市管理执法机制。城市长效管理,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数字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管理,努力实现管理水平、容貌景观和群众满意的三个“跃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管理的科学理念是“建管并重、更重管理”。创新、优化、完善和提升,是实现政府职能向管理服务型的回归,是城市管理的地位、力度、品牌的提升,从而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商”的人居环境。
  2.以坚定不移的意志继续解放思想,迎接新的挑战,在城市管理的规律、方式、作风上实现突破。解放思想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也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吸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对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新实践,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为先导的。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汲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
  当前城市管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难以取得突破,一些城市管理难点顽症反复整治反复回潮。追根溯源,关键还是对管理的规律、方式、作风把握不够,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强化整改,力争取得新突破。一要不断强化民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环境改善不改善、事情办成没办成”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标准,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二要把握城市管理工作的规律,善于从实际出发,寻求和探索管理和执法的内在规律,努力实现“七个转变”,即:从突击式、运动式、迎查式、保障式管理向制度化、常态型管理的转变;从主次干道管理为主向背街小巷管理为主的转变;从问题成堆以后管理向初期防范苗头管理的转变;从八小时以内按部就班管理向问题多发时段的动态错时管理的转变;从劝说式、驱赶式管理向高违章成本管理的转变;从大呼隆、粗放式管理向责任制、精细化、数字化的综合管理的转变;从依靠收费、罚款和亭棚摊点经济养管理向财政加大投入保管理的转变。三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政风行风建设,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作为核心内容和第一要务,把着力点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上,建立以服务效能为重点的评议考核机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审批程序,推行阳光执法,畅通市民投诉渠道,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全面推进“责任城市管理、法制城市管理、效能城市管理、服务型城市管理和廉洁城市管理”的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群众的满意度。
  3.以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城市管理的思路、重点、愿景上实现突破。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在城市管理工作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很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指导思想上要以大城市管理、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巩固创建文明城市成果实现长效管理为目标,以责任制度建设和长效综合管理考评为抓手,进一步以大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的创新力度,加大难点顽症的突破力度。二是工作中心上要重点围绕清洁城市工程、环境整治工程、景观提升工程,高品质完成城市景观出新改造,高水平构建环卫管养新体系,高强度推进城市管理难点问题的突破,高质量构建城市管理责任体系,高效能深化城市管理监督问责机制。三是工作方向上要处理好环境需求与生存需求相统一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协调的关系,动态保洁与静态保洁相一致的关系和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相辩证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体现政府的权威,保持社会的稳定。

 城市和谐的守护者

  快速保洁装备
  

(作者:原南京市市容管理局组织人事处处长)

(图片提供/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