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城市景观中的文化表现——兼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景观
发布时间:2010/3/10 10:20: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韦 韬
 景观雕塑“漂”效果图

 
  自从1873年美国人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New York Central Park)全部建成,城市景观正式走向大众视线以来,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在艺术、科学、人文等文化领域的延伸与发展,现代城市景观在不断拓展和变化中已经成为多元价值的实践。
  作为人类感知自然的媒介,景观领域的三个潜在关怀——美学、环境和社会,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石。任何一个城市公共景观都是三者的平衡与综合,而不仅仅是图案化的形式或功能的简单满足。在城市景观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引领着世界城市景观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它对景观内在的贡献并不在于表象的接受,而是理念的传递,使得城市景观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形式主义,得以与地域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在运用文化表现的城市景观,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视觉效果,或者景观设计形式上的反映。
  2010年5月,上海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界盛会——2010上海世博会。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世博会,必将是最广泛地传播和弘扬世博会理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体现世博会超越信仰、超越地域、超越种族的伟大精神。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盛会,是一次独具创意和科技理念特色的展览,是交融、荟萃城市景观、地域风情和多元文化的精彩诠释。
  笔者以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映入人们眼帘的视觉感受首先就是城市景观,而世博会景观得以体现的就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传统设计手法的继承和创新。在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主体形象中,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创新。同时,取名“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在继承历史文化脉络中充满创新的动力,抑或是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二是地域和文化的延续。有些文化,提供了一个特有地域文化的体验。所谓“地域文化”,虽然也会反映在景观的外在形式上,但更应该表现在文化的价值取向中。上海有着700多年的厚重的历史和淳朴的民俗。在世博景观建设中,通过对上海老城、石库门住宅、愚园、江南造船厂旧址等历史景点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既不用现代化、标准化抹掉传统,也不用欧洲风格、英美风尚取代本地的文化,而是将上海城市肌理的特征、城市生活的记忆空间和上海的城市的意象融合其中,使之不萎缩、不遗忘。例如:世博主题馆的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的手法,形成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库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运用地域特质体现出城市景观中文化的延续。可见,文化首先是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地方性、民族性的,任何跨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认同都必须基于这一前提。因为只有独特的、地域的文化才是构成新时代多元素文化的基础。在城市景观的构建中我们需要有特有的“文化责任”。
  今天,城市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保护城市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城市与环境、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责任。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景观研究与实践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高速上升时期。然而全国各地大量混乱而分力为政的城市景观中充斥了浅薄形式化的、缺少对人与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武断建设。缺乏对“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这一过程的了解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当代中国,我们只有认识到:城市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形式现象,并充分关注人、环境、文化三者的密切联系和互动。才能实现城市景观的和谐丰富,并不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此,上海世博会城市景观建设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有学者曾说过:“文化不仅是过去,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在上海迎世博城市景观建设中,始终将中国传统文化、海派文化、地域文化作为基础理念,通过创新性和内涵性文化的融汇,贯穿和应用在所有环节上,使城市景观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

  世博公园广场景观
  它位于周家渡、白莲泾一带,北临黄浦江,南至浦明路,总用地面积约23公顷,沿黄浦江岸线约1.6公里,腹地深度由150米到300米不等。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世博公园不仅给上海世博会添彩,提升上海城市形象,同时也促进城市景观的不断改善。其中,“滩、扇”的设计理念和保留工业建筑,展现“旧貌新风”等亮点成为了城市景观文化体现的积极实践。
  公园采用了“滩、扇”两大独特的设计构思,将抬升的扇形地面比拟为扇面,把按风向走势而特意设置的乔木引风林比拟为扇骨,整个公园缓缓沿黄浦江南升起并展开,如同中国传统折扇优雅地在轻舞的微风中打开,在雅致的扇骨下呈现出立体的水墨山水画,而“滩”则是利用丰富的地被植物、蜿蜒的溪流与道路,创造出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自然地貌,使江岸景观水绿交融,互为映衬。让久违的“上海滩”景观得以重现。
  世博园区里,有上海最早、也是唯一一个保留初期形态的船坞,在保留原物的基础上利用绿色植物将其打扮成为一个“空中花园”,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更增加了地域的特色及历史文化的韵味。而上海工业文明的标志——“塔吊”和“行架”,就是原来工厂内运输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机械设备,这些也都被赋予了新的定义。那些曾经承载着无比辉煌的旧时厂房、码头、吊车等,将同黄浦江、卢浦大桥等一样,融入新的城市景观之中。
  此外,还有上海迎世博国歌广场。这里,曾是田汉和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原址,通过构建一个大型开放式圆形广场,寓意国歌从上海唱响全中国,并采用内部景观空间的多层次营造,全面展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过程、国歌作者等国歌知识,使广场不仅拥有了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特点,更赋予了广场文化历史这一深层次元素,成为展现中国国歌魅力的平台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园区原船坞景观设计图                      园区原船坞景观设计图

        
              景观建筑世博馆效果图                          城市景观世博吉祥物海宝


  世博建筑景观
  
由众多世博建筑构成的城市景观,在展现中华文化的绚丽风采的同时,也“海纳百川”融合了全球地域文化特点,形成了“全球景观文化村”。
  在世博园内看国内的,有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在此,城市建筑景观涂上了色彩就注入了文化。而西藏馆的展示主线,是高原风情孕育出的城市与文化;青海馆的“三江源”,以积极、快乐的风格,展现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共同孕育出的独特文化韵味;黑龙江是“一座晶莹剔透的梦幻冰城”,神奇的冰雪城乡,快乐的生活情形,诠释出“冰雪,让我们与众不同”的主题;安徽馆的主题是“无徽不成镇——徽文化让城市更多彩”,展示以徽文化为核心的安徽历史和现代化成就……风雨桥、苗寨、银饰、山水瀑布……这些极具特色的视觉元素展现的则是世博会贵州馆,建筑形态将富有文化底蕴的贵州少数民族少女银质头饰做了大胆的夸张,凸显民俗文化特色,将大面积的水帘犹如贵州的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多元人文特色,让即使不了解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就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世博期间以巡游、广场歌舞和舞台表演等形式,尽展贵州少数民族“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在城市流动景观中产生的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
  看国外的,韩国馆用“文字”诉说本国风情,通过景观建筑凸显韩国文化和艺术。人们通常把一种文字作为一个文明最核心的元素和最典型标志,透过文字,可以走进这个文明最深层的部分,深刻了解生活在这个文明中的人们所创造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韩国馆通过巧妙利用韩文几何学特征,以艺术化的韩文字母来表现韩国的景观建筑特色,诠释城市景观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未来城市。
  实际上,上海世博会创纪录的42个外国自建馆,连同18个企业馆,在共同创造出一个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各种文明交流融合的建筑奇迹的同时,也是对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高度概括与美学表现。

  世博地铁景观
  
“如果城市是一座展馆,那么地铁就是一个精美的展品”。一个城市的地铁环境肩负着传递文化的使命,然而在很多城市的地铁景观建设中,仅有商业广告点缀,缺乏人文历史气息,更没有传统和民族的风格,显得十分“苍白”。在此,上海迎世博地铁的景观建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体现了“世博特色”、提升了“世博概念”,更加作为载体,传递文化,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更了解上海,赋予文化的世博更多的内涵。
  突出世博主题,将地域文化装点于地铁的每个角落是上海景观建设中的亮点。耀华路车站以“中国情结”作为主旨定位,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互相呼应。车站站厅挂有红色铝制圆管,以双层交错方式排列,意喻为中国结,也代表喜庆及吉祥的意思,深刻体现了文化在世博景观中发挥的作用。此外,地铁2号线静安寺站闻名遐迩的“静安八景”壁画;9号线马当路站展现老上海石库门房子旧貌变成“新天地”的“午后阳光”不锈钢氟碳漆喷壁画;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展示的活字印刷、藏书等中国五千年文化史的“知识之梯”大型浮雕等也表现出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通过这些载体,将景观与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繁荣遥相呼应,融为一体,真正将人文历史沉淀其中,演绎出世博主题,并有效传承中国和上海的文化。

  世博雕塑景观
  
好的雕塑景观常常被视作时代的符号、民族的“图腾”。雕塑与世博会的邂逅,最早是在1855年的巴黎。在上海世博会上,雕塑景观作为不同文明间的“世界语”,对于主题的解读和演绎更生动、更凝练、更直观。此次入选的作品中不仅包含了世界各地文化特色的雕塑,也充斥着“中国风”,如传统戏剧、中国结等,均在保持传统文化上有所突破。同时,有些雕塑不仅用来观赏,还担当一定的功能,例如景观雕塑《漂》能为参观者提供遮阳的佳所。它是由大型的圆锥形遮蔽物组成,隐喻传统的中国斗笠,是对中国农夫传统斗笠的当代诠释。图案造型精美,漂浮在有如筷子的杆上,该景观雕塑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勤劳美德和上海周边农村的自然风光。轻轻地漂浮于地面之上。
  新的一年,我国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按照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强调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全面发展,强调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内容很多与城市景观工作密切相关,这就对城市景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是衡量城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城市不断创新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为城市景观的和谐建设创造了可能。
  随着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需要改正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尊重文化的科学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对文化物质的破坏。而应该以多角度来思考发展过程的困难,将文化融入城市景观中的各个环节,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的重要部分。在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景观文化营造”,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并推广到整个社会,实现全民性文化意识,在不断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的基础上,使之真正成为时代文化的载体和依托,为创建一个拥有城市景观文化的2010年世博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容(水域)署水域管理科科员、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在读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