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实践:夯实门责管理基层基础 做实特定区域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2013/9/5 16:07: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黄振德


  宝山是一个拥有293.71平方公里面积和190.48万人口的传统工业集聚区。在所辖的3个街道和9个镇中,6个街镇纳入中心城区范围,6个镇纳入郊区范围,城郊结合特点明显,“转型发展”、“城乡管理一体化”任务艰巨,面临生态环境质量和市容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的考验。宝山区在市联办、市局的总体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借势聚力,务实创新,不断深化“责任区制度”,夯实基层基础,重点聚焦“特定区域”,靶向治理问题,并将这两项工作作为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美丽滨江新城和推进国家卫生城区创建的有效载体,以点带面,点面兼顾,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门责管理日常巡查


  一、夯实门责管理基层基础

  宝山区域面积大,外来人口多,全区共有门责单位2.2万余家,其中中心城区门责单位8000余家,郊区门责单位14000余家,门责单位数量大。

  在深化门责管理工作中,宝山结合区域特点和实际,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区主要领导亲自调研市容管理工作;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批示市容管理工作,共计15件;分管区长多次召开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区长、宣传部长、分管区长等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有力、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第二围绕“主体、载体、一体”推进。一是夯实工作主体。即重心下移,以块为主,强化街镇主体作用;全面宣传,多方引导,强化门责单位主体作用;二是深挖推进载体。即创建抓手、项目推动、创新驱动;三是紧扣“管理为核心、执法为保障、作业为基础、责任者自律为关键”的四位一体。即在各要素单位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强化联勤联动和社会参与。在多部门的齐抓共管和良好社会互动下,实现了区域门责管理的三大转变:

  (一)从“单部门”单打独斗向“多部门”联合作战转变

  宝山通过多年来对区、街镇、居委三级联席会议机制的构建完善,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协调平台和制度。但在门责管理上,仅停留于“多部门”联合议事还远远不够,宝山不遗余力地推进联勤联动,向门责日常管理延伸,形成跨部门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多部门”联合作战。

  一是条条联手,联合开展主题活动。目前,宝山绿化市容局借助联席会议平台,已与区文明办、区爱卫办、区创卫办联合开展多次市容主题宣传和集中整治活动;会同区文明办开展每年2次第三方巡查评价活动;会同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开展“门责万人培训”活动。

  二是条块联动,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整治。结合创卫、“特定区域”环境治理等工作,会同街镇、城管、食药监、工商、卫监、质监、公安等开展“五小行业”(小食品经营加工、小理发美容、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厅)联合整治;会同文明办、创建办、商务委、城管开展经常性巡查行动,块牵头组建6个以上工作小组,每组由一名街镇科长带队,组织市容、城管、工商、商务、志愿者参加的巡查队伍,上街步行挨家挨户实地巡查:一查有无门责告知书,二查门责告知书是否上墙,三查门责告知书填写是否规范,四查有否门外堆物和跨门经营,五查责任区维护是否到位,六查店内废物容器垃圾是否落地。并于每年6月启动为期3个多月的优化夏令城市环境行动,以无序设摊、夜排档、跨门营业为主要整治内容,重点“治乱”。

  三是以块为主,推进日常联勤管理。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3个街道试行联勤联动机制。在深化分类定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各区域内管理、执法、作业等各类资源的整合,实施工作例会制、联勤办公制、会商会办制和双向告知制等。试行中,电瓶车日常联合巡查、每月2次现场办公、难点问题会商会办和突发问题双向告知协调等模式取得了管理实效。目前,联勤联动管理机制已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

  (二)从“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宝山积极推进创新管理理念的探索和实施,整合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居委、市民、新闻媒体等多元主体的力量,通过协商、协作、互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管作用。

  一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我区友谊路街道、吴淞街道、高境镇,都在积极尝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施市容常态管理;海三通道、和丰路、吉普路等门责问题顽固路段在政府组织整治、企业固守长效的管理模式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整合社会资源”的社会管理理念下,设置吴淞永清路疏导菜场、淞南镇小商品、洗车、便民亭等系列设摊疏导,使困扰多年的难题顽症得以破解。

  三是社会广泛参与市容管理。组织居委干部、志愿者参与门责日常巡查,市民巡访团定期开展环境检查,让群众广泛参与、监督、评价市容环境,提升群众城市主人翁意识,提升市容问题的自我发现、自我整改能力,逐步形成政府倡导、公众参与的良性格局。

  (三)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为能让门责单位真正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他律”向“自律”转变,我区多管齐下,引导门责单位“自律”。

  一是深化自律宣传。门责告知书不仅要知,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确保签约率,更要提高上墙率,以引起门责单位对这块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区改变原来较为简单的告知书形式,使用彩色硬板纸,外加塑料封套,为告知书上墙提供方便,配合定期检查、补缺,提高告知书上墙率。同时,结合各类主题活动,以宣传品、区内媒体、致门责单位的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不断深化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二是深化自律指导。在发挥管理所、城管、协管等队伍宣传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于4月开始会同区文明办、区教育局,联合举办“责任区制度万人培训”活动。培训以沿街门责单位、居委、物业、社区学校老师等为主要对象,以PPT授课和互动问答相结合的形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地讲解了责任区制度的内容、要求和门责单位的权利、义务。第一阶段以创卫主创区3街1镇(友谊、吴淞、张庙、淞南)为培训范围,计划培训24场次、2500人。目前已举办培训9场,培训人数近1000人,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宣传和指导成效显著。

  三是深化自律激励。在积极参加市责任区达标街镇创建,并已有10家街镇创建成功的基础上,自2010年起,推出区级门责达标示范路段创建(即门责达标单位评比)活动,按照定期组织、定期评比、定期公布的工作要求,月查季考,每季度在参评路(段)评选出“责任区管理达标单位”,张贴达标标签,激励、引导门责单位自律,逐步形成自管、自治,最终实现全路段市容环境的达标。目前,全区已创建门责达标示范路段80条。


上门收集门责单位垃圾


  二、做实特定区域综合治理

  “特定区域”环境治理体现了差别化管理、靶向治理的思路,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今年乃至今后3年城乡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宝山已明确启动了“5+1”治理方案,并在先行先试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整体谋划

  根据市里纲要精神,结合宝山区情实际,从指导思想、工作范围、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完整形成“5+1特定区域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5”是市里规定动作,“1”为区里自选动作,即省际、区际、城乡结合部区域。

  (二)做实当年

  从解决“特定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入手,全面启动治理活动,明确治理项目、治理范围、治理标准、责任主体、考评方法。借势借力,把治理活动与全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区相挂钩,同时列为我区“市民评判、数据评定、社会评价”三评机制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检查和讲评,定期在区内媒体公布相关情况。

  (三)先试先行

  一是大力开展街镇综合试点。以百年老镇——吴淞街道作为先行先试街镇,选择集市菜场、老旧小区、学校、医院集中的海滨三村通道进行试点,以这一遗留多年、百姓反映强烈的难点顽症作为突破口,全面启动“特定区域”治理,培育“样本”示范引领。目前,海三通道已基本完成整治,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的社会公司实现对该区域的常态长效管理,后续配套的建设项目也正在落实之中。

  二是多管齐下推进项目专项试点。与房管局、淞南镇联手试点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和长效管理;与罗泾镇联合试点省际、区级结合部治理;与商务委及相关街镇联手试点集市菜场内外环境“星级”评比;与教育局及相关街镇联手试点学校“退租还教”、“拆违透绿”及校园周边治理;与建交委及创卫主创区“三街道一镇”联手试点规范轨交站点环境管理;与卫生局及相关街镇试点医院周边环境秩序治理。

  宝山将积极巩固成绩,不断总结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在下阶段继续深化优化门责管理,大力推进特定区域综合治理,做到基础更扎实,聚焦更精准,措施更细化,成效更明显,为建设美丽宝山、美丽上海添砖加瓦。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