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城市公共环境污染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6/5/10 10:03: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任毅如 秦 蕾

  上海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广大市民热切期待的是需要一个和谐、安宁的城市公共环境,特别是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市民的满意度是衡量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消除公共环境的污染成为管理工作热门的话题。本文思考的是“环卫作业扰民”。
  环卫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反映在:生活垃圾收运作业中垃圾运输车的渗滤液滴漏;垃圾收运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因作业污染产生的异味;道路清扫过程中的扬尘和冲洗对市民出行的影响等。其中,渗滤液滴漏和噪音占到环卫作业扰民因素的八成以上。
  那么,如何消除环卫作业扰民?我们以为,其治理的方针是贯彻“纵向深入、横向拓宽”,逐步实现治理项目的全覆盖。
  思考之一:加大调研力度,注重工作创新。以前,环卫的清运作业班次,虽然已经陆续从夜班作业调整到早上或傍晚,来减少夜间作业噪声扰民的问题。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工作的创新。这种创新,一是要深化作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对违反岗位规范,造成扰民的作业人员,坚决实行离岗有偿培训制度,以杜绝人为扰民现象的发生。二是要拓宽治理项目,特别要抓住对居住区环卫作业扰民的治理和道路保洁作业扰民的治理。充分解决好“嗅觉、听觉、视觉”形式过程中的扰民现象。
  思考之二:明确重点范围,加快监控系统建设。作业扰民的重点,应当确定在生活垃圾中转码头及周边道路、小压站及周边道路、部分易污染的垃圾箱房及周边道路等容易发生污染的区域,并在这些重点地区配置相应的监控设施,以加强监检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试点安装具有远程监控的摄像头,进行动态监控。与此同时,对每一件监控和市民的投诉事件,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现场查看,明确整改时间和质量要求,对同一监控或投诉的事件发生率在两次以上的要上报处理结果。再有是要加强检查评比,通过测评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思考之三:更新设施设备,使作业符合环保要求。围绕迎接世博会召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环卫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针对作业车辆的污水滴漏现象,作业单位一方面在小压站垃圾压缩的过程中进行污水排放,还可建立配套的污水处理池。另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可利用城市排污管道寻找排放点。对不符合渗滤液要求、装载机构受损的作业车辆和扬尘严重、作业噪声大的作业车辆,要及时改造维修,强制淘汰,用今明两年的时间完成作业车辆的一个轮次更新。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生产厂家的沟通合作,更新设计理念,提升设备档次,使作业车辆符合垃圾性状和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
  思考之四:研究样板小区,加快收运模式的改进和推广。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建立消除公共环境污染的样板小区,分别召开“区域作业扰民治理推进会议”和“公共环境污染防治区域专题会议”,把作业扰民的治理推向基层、推向社区。同时,要建立和健全生活垃圾收运作业的文明操作要求和服务规范,通过规范作业、探索出一种合理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推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不进小区的收运模式。从而,逐步实现全覆盖的居住区作业、道路作业和生活垃圾收运作业“三个不扰民”。
  (作者:任毅如,上海市城市保洁管理处作业扰民治理办公室负责人;秦蕾,上海市城市保洁管理处作业扰民治理办公室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