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跨越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06/9/15 9:36: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张东毛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各行各业、单位部门等具体工作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结合本职工作特点,找准本单位贯彻落实的突破口和结合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成为转变工作理念、优化工作手段、提升工作效能、促进工作落实的有力武器。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但从工作的实践和管理的现状看,“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硬指标轻管理软指标”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很多,突出表现为三大矛盾:“即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与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市民日益增长对优良人居环境的需求与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心理的又有环境的,既有体制的又有机制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伴随着城管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城管工作效能的提升,阻碍着城管工作水平的提高。
  如何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分析研究解决当前城管工作难题结合起来,从转变观念上找切入点,从创新思路上求突破口,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打攻坚战,加大市容景观的提档升级力度,跨越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城市天天都干净”的目标
  干净的城市,才有活力和吸引力;城市干净了,才是最美丽的。城市的环境卫生,是城市形象之魂,是城市管理中最具基础性和关键度的中心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环卫保洁体系。按照全地域覆盖不留死角,全时空覆盖不漏时段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保洁定额标准,严格控制和科学核定单人作业量,确保清扫质量,进一步完善保洁质量体系,有效解决好街巷道路、广场绿地、立交等界线不清、责任不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将明查为暗查、变全面查为抽样查、变定期查为随机查,增加检查的可变性,提升检查的权威性。
  二是着力解决街巷卫生难题。街巷卫生保洁不到位,关键是经费不落实,而街巷卫生质量不高,一直是困扰城管工作的一大顽症。为此,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街巷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将街巷卫生纳入环卫保洁体系,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三是重点突破农村环境卫生瓶颈。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抓住中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构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体系建设。第一步,连续开展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城郊结合部、公路两侧、村庄河塘周边的积存垃圾实施集中清理,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明显改观;第二步,抓紧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体系建设,保证农村垃圾有人扫、有人运、违章有人管;第三步,广泛筹措资金,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水平,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同步推进。
  二、抢抓机遇,连续整治,集中攻克城市管理的顽症
  当前,城市管理正处在“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管理力量不足、管理手段单一、执法氛围不佳。这些是城市管理提档升级的瓶颈和制约。为此,必须更新理念、转变思路、调整方法。实践证明,借助重大活动,形成“举市合力”,对城市管理的难点和顽症要集中攻克,办成一些平时办不成的事情,在短时间内让老百姓感受到身边环境的明显变化。比如:违章搭建、占道摊点、城市牛皮癣、渣土抛洒、街巷卫生,可以实施连续的整治,以取得较好效果,为实现城管水平提档升级,打牢长效管理的基础。
  三、体现特色,打造精品,全力塑造城市管理的亮点
  亮点就是品牌,亮点就是形象,亮点就是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的需求更高,过去地面干净就行,现在要道路平整畅通;过去街巷管理有序就行,现在要美观大方;过去环卫设施齐全就行,现在要提档升级。为此,要在提高标准,打造精品,形成亮点,增加看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做优、做美城市景观灯光的亮化工程。二是要立体整治,出新街巷的环境质量。不仅要道路平整,还要围墙美化、广告店招提档、屋顶楼面出新,做到:整治一条街,形成一个特色,出新一条道路,增加一个风景;改造一个景区,形成一个亮点。三是要稳步推进公厕革命工程。加大新改建公厕的力度,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实现“一厕一景”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成为一批各具特色的城管亮点品牌。
  四、拓宽思路,综合治理,积极创新城市管理的理念
  思路一变,天地宽。当前,一些老的方法、老的思路、老的手段,已经难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必须大胆引入先进理念,拓宽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要突破“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如:城市牛皮癣治理,过去整治往往偏重于贴后的清理和对招贴者的处罚,只能是简单的涂盖,被动地管理,整治效果不佳。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后,实行“清打并举、标本兼治、五管齐下、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从源头上堵住了城市牛皮癣的泛滥。再比如,渣土抛洒也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症。这几年,我们逐步调整管理思路,变单一严打为综合管理,实现了强化源头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强化末端管控的思路,把渣土弃置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五、大胆改革,创新求变,着力优化城市管理的手段
  创新才能突破、创新才能增效。城市管理要“争先、进位”,必须大胆改革、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改进方法,优化手段、提高效能。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上,可以实施“万米单元网格化和模块化管理”,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实施定人定责定岗”的精细化管理,可以“细化管理责任,推进监管分离,强化整改考核”,也可以在全市执法队伍中推广“公交式巡逻模式”,有机整合、合理编组执法和管理力量,提升管理和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消除管理和执法的盲区死角,将管理的重心向街道倾斜,以提升城市管理的力度、频度和管理的质量效能。
  六、多法并用,服务群众,全力改善城管队伍的形象
  城管执法是面对面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群众的理解支持是城管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群众的满意度是评判城管工作质量效能的惟一标准。但是城管执法在万人评议中连续处在末位段的情况,说明工作还不到位,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要把转变形象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放在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上。一是关口前移,超前化解,增强为民服务的前瞻性、敏感性。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又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公共权益。二是多法并用,为民办事,增强为民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城管进社区”,开展“阳光执法”,实行“执法监督员”制度,让市民群众了解城管执法的意义、了解城管执法的程序、了解城管执法的艰辛。三是主动出击,强化宣传,营造利于服务群众的氛围。坚持主动出击,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宣传城管法规,做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形成城管与媒体彼此互动的良好氛围。
  (作者:南京市市容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