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青浦更新更靓丽——访上海市青浦区区长蒋耀
发布时间:2007/3/16 10:59: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 王洺 曹边防

 
    不久的将来,在上海西部将要出现一个“富裕、和谐、神怡”的绿色滨水城区,这就是青浦区。怀着对美好远景的憧憬,日前,本刊编辑部与《青浦报》一起,联合专访了蒋耀区长。蒋区长在百忙中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访问。
    笔者:最近一个时期来,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目标。作为上海西部的青浦区,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什么地位?近期,在城市建设或者管理中,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蒋区长:为了适应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格局的整体协调发展,我区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遵循统筹发展,发挥地域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进行“错位竞争”的原则,组织编制了青浦区的区域规划和实施方案。这些纲要和方案的实施期限,从2006年起到2020年。
    展望未来的青浦,我们将主要着眼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着眼于“三个集中”和城市功能的培育、整合、完善和提升,着眼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经过近20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把青浦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青浦特色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郊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江南历史文化和环境特色的上海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到那时,全区的总人口将达到11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05万人,城市化水平要达到92%。
    我们将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宜人”的主题来建设一个全新的青浦。以城乡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为关注点,以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着力推进“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现代商贸、绿色工业”的“四区”建设,形成“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的城乡体系和“一城三片一带”的产业格局。
    区域城乡体系的框架,我们把它称作“1870”。即:“1个新城”、“8个新市镇”和“70个左右的中心村”。为节约土地资源,促进“三个集中”,要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镇结构体系及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各类功能产业区,整合和完善居住社区,有序归并自然村,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布局的农民集中居住点。
    这里,我再介绍一下“一城三片一带”的产业格局。一城,即:青浦新城。规划至2020年,将依托青浦独有的环境和文化特质,抓住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和利用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契机,以建设“绿色青浦”为发展主战略,形成“商业、房地产业、城市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综合城市功能。也是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城区。在这个社区里边,经济与社会是全面进步的,人与自然是和谐融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协调发展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它将成为21世纪上海郊区新城现代化的象征。三片:一是东片。即徐泾、赵巷地区,将接受上海中心城的辐射,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发展以商贸、商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居住业。二是北片。即市级工业园区以及华新、白鹤、重固地区,要发挥市级工业园区的综合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三是西南片。即朱家角、金泽、练塘地区,将会充分依托淀山湖的生态资源和朱家角古镇的品牌效应,发展成为休闲旅游业、生态居住业和现代都市型的生态农业。一带,就是指以318国道和a9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生态居住带,它将依托上海东西发展的主轴,重点发展生态居住。
    近期,也就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区将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郊区的发展要求,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青浦新城和朱家角、徐泾镇的建设,将青浦区建设成为上海西部“富裕、和谐、神怡”的绿色滨水城市和区域。
    笔者:一个区域的市容市貌,是区域的一张“脸面”。随着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和人与自然环境的进一步发展,这张脸面将会发生哪些新变化?其主要的举措是什么?据我们所知,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青浦区已经实施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那么,通过推进和实施,青浦区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和管理取得了哪些明显的实效?
    蒋区长:就推进和实施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来说,青浦区主要建成了一批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通过第一轮、第二轮环保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区的环境管理和环境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环境质量有了改善,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的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整治河道水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改善,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9.1%,森林覆盖率达到19.7%。
    比如,一是建成了朱家角、徐泾、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万m3/d,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积达117.5 km2,至2005年底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3万吨/日。二是在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基础上,区级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厂已开始建设。三是建成料8.5平方公里的“基本无燃煤区”。四是从2001到2005年,全区新增公共绿地240.69公顷,造林7513公顷,创建了市绿化园林城区。五是污染综合治理取得实效,河道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累计疏浚河整治镇村级的河道1616条(段),长达1181.73公里;经过整治,河道的水质有所改善,有些已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六是完成了淀山湖网箱养鱼的整治任务。七是扬尘管理得到加强,全区88家企业污水排放口得到整治。八是城区有25台蒸吨锅炉,完成了清洁能源的替代。九是生态环境功能进一步优化,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点、线、面、林、园”为特点的绿化格局。建设成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大规模的生态片林和水源涵养林,318国道两侧49公里已绿意盎然,沿线形成了8个亮丽景点;同时,朱家角珠溪路生态大道、崧泽绿地广场,夏阳湖绿地等一批大型公共绿地,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十是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强化,不仅加大了执法力度。有力地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而且进行了工业区的环境综合整治,15家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整治和淘汰了99家劣势企业。
    此外,从环境管理机制和体制来说进一步得到完善。一是成立了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和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区委、区政府将环境保护的工作,纳入到各镇、街道社会经济综合考核之中;三是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环境保护和建设,每年的环保投入占全区生产总值比例均超过3%,有力地保障了青浦环保事业的发展。按照建设“绿色青浦”的要求,我们将积极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和“国家生态区”,全力打造成为具有水文化、古文化特色的环境优良、适宜居住的和谐青浦。
    笔者: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是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头戏。在这方面,青浦区怎么做的?按照建设“卫生城区”、“健康城区”要求和目标,青浦区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将做些什么?
    蒋区长:青浦区区委二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决议》,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和工作思路以及基本框架、政策、措施。
    当前,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有6项:一是建立扶持资金,加大对村级经济困难村的扶持以及对社会综合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村进行奖励。争取到2010年,使经济困难村村级经济收入能够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二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免缴学杂费并给予食宿补贴;对在区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本区农业户籍学生,实施学费减免。三是针对区内多发性的大病、重病,按照“财政出一点、合作医疗基金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筹资方式,建立农民特种保障机制。四是从确保粮食安全出发,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五是按照“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的总体要求,开展并实施“千河整治行动”。六是围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的要求,提高老年农民养老金水平。
   即将出台的政策有5项:一是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出发,研究制订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等相关政策。二是按照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的要求,研究制订推进“三、一”联动,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农事旅游项目的相关政策。三是按照农村家庭有线电视户户通的要求,研究制订对规划确定属于整体改造型、保护改造型、环境改造型村落中的农村家庭,给予适当补贴,减免其有线电视入户初装费等相关政策。四是按照实施农村就业托底的要求,研究制订加大农村就业扶持力度,特别是对纯粮户家庭,在两年内为每户家庭至少提供一次非农就业机会等相关政策。五是围绕“整体改造型、保护改造型、环境改造型、整治改造型”四种类型农村建设的要求,研究制订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相关政策。
    我们在2004年已经顺利创建成了上海市园林城区,2006年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区”。按照中央、市委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绿色青浦”目标,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特别要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我想,主要做以下几件事:
    一要全面推进市容环境示范区、规范区和达标区建设。至2008年底,全区各镇(街道)将全面完成市容环境示范区、规范区和达标区的创建任务。2005年,朱家角镇、夏阳街道已创建成了市市容环境达标区;2006年,徐泾镇、朱家角古镇旅游区创建成了市容环境规范区,赵巷镇、盈浦街道创建成市容环境达标区。今年,要继续推进市容环境“三区”建设,全面加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将华新镇、练塘镇、夏阳街道创建成市容环境示范区域,重固镇、金泽镇创建成市容环境达标区域,努力打造朱家角古镇旅游区、练塘陈云故居周边地区、大观园风景旅游区等市容环境精品区域。
    二要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实现全区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处置。今年要使我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0%以上,至“十一五”期末,垃圾分类收集率要达到95%以上。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和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力度,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农村地区的旱厕和简易厕所,要达到二类以上水冲式标准,继续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队伍建设至2008年底,将全区183个行政村全部创建成“上海市村容整洁村”。
    四要全面推行城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能级和水平。2006年底,我区已建成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区域面积达14.75平方公里。今年要依托网格化信息平台转变管理方式,及时处置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减少市民投诉,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同时,要不断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力度,充分发挥综合执法的作用,在街道设立城管大队派出机构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镇城管执法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双重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各类影响城市环境的违法行为,案件查处率要达到80%以上、案件办理准确率达到95%以上,还要进一步健全城管执法的协调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办公制度、执法保障制度、案件移送制度、双向告知制度、执法与管理联动制度,提高城管执法的效率,维护城市环境形象。
    总之,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绿色青浦”,都是为了提升城区形象,改善环境面貌,使得老百姓的人居环境逐渐良好,要让绿色青浦更新更靓丽。
    笔者:今天,占用了您非常宝贵的时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