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松江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新加坡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2013/7/15 16:06:00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徐其永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结合本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以新加坡城市绿化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对松江区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问题作些对接性分析与探索思考。

  通过此前对新加坡城市绿化建设与发展趋势的考察,我们清楚地看到,新加坡城市绿化建设的特点鲜明、“可持续发展”成果丰厚。概括来说主要经验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建设“花园城市”为国策,保证“花园城市”政策、规划的执行。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多层次、高质量的生态自然环境。三是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及手段,提高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整体效能。四是坚持立法与执法的高度统一,确保绿化建设成果的持续积累。

  新加坡城市绿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理念的植入与坚定践行,是推动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应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乐业现代化新松江”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成功的生态建设经验为借鉴,结合本地区实际,在解决推动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带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上深下功夫。对此,我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我们重点把握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着眼长远,增强对松江绿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认识与再实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当充分认清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全维发展、永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1. 要从与新加坡城市绿化先进经验的比差中把握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重点

  我们与新加坡的文化背景相似,土地面积相仿,打造“花园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理念和目标相符。新加坡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与新加坡相比,除客观上绿化的后续发展空间相对优于新加坡外,在绿化的立法与执法、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建设的投入与管理、形态的构成与体现、社会的认同与参与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种种这些差距恰恰是我们今后绿化工作应当突出加以思考和改进的重点。尤其是在绿化建设的形态构成和人性化服务功能体现上显得明显滞后。当年在绿化建设中由于过分强调“景观速成”、大绿量覆盖,导致树种配置不合理、植株间距不充足、绿地群落过于密集、绿化空间通透性差和无法进入、不便养护等问题,需要本着“绿得更加合理、绿得更加自然、绿得更加人性、绿得更加经济”的思想,按照“透、进、动、憩”的原则对松江绿化进行新一轮的抽稀调整,优化布局。

  2. 要从本区在上海发展的战略地位中认清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被人们誉为“上海之根、浦江之首、沪上之巅”的松江,在上海的发展战略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肩负着把松江打造成为“上海副中心城区”、“连接长三角重要门户”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有序有效有限地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松江的绿色生态环境,既是本地区发展“宜居、宜游、宜创业、宜发展”城市的客观需要,也是国际大都市上海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进一步统一对“松江绿化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坚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建设发展方向,以大力发展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商务区、南部新城为契机,以统筹发展、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为依据,不断拓展松江“花园城市”的范围和内涵,持续推进松江绿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3. 要从松江城市环境面临的压力中增强持续发展城市绿化的责任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松江的“绿量”得到了空前增大,环境的生态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长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情况下,使松江的“城市体温”相对高于其他近海区县,加上松江工业较为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的“热岛效应”日趋凸显,这给即将步入“城市化时代”的松江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注重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仅需要我们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还需要我们在扩大绿色空间、优化绿化结构、改善生态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小康社会建设,首先要加快“生态小康”的步伐。要牢固确立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和谐、抓文明的理念,将压力感转化成责任感,积极应对松江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新考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谋求松江绿色生态的新发展。



  二、加强统筹,形成城乡兼顾、远近兼容、科学合理的持续发展方略

  城市绿化建设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远工程。我们应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坚持统筹发展,动态地、发展地看待松江原有的绿化规划,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审视、调整、推进松江绿化规划的落实。

  1. 要对《松江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全面评估和调整

  应邀请专家按照统筹协调发展、松江总体规划定位和打造“宜居乐业、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对《松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考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上海市政府新批准的《松江区新城总体规划》和各类控详规划,做好城乡绿化统编统筹工作,改变目前区级规划与镇级规划不相匹配、不相衔接的状况。从而使现有的阶段性的规划变成一部真正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更加合理可行的、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总体规划,进而为松江近、中、远期的绿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指明发展方向。

  2. 要确立绿化规划的法律规范、制衡地位

  应切实做到以法律的形式把绿化规划固定下来,始终坚持以绿化规划指导绿化建设,不断加大以绿化规划指导绿化建设的践行力度,切实把绿化建设与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土地紧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一方面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考虑有限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强化“空间预留”意识,严格控制土地;另一方面政府应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大力倡导和发展立体绿化,出台相应补贴政策,加快空中绿化发展。要结合实际制定指导性、限定性政策,对建设门前绿化、墙体绿化、屋项绿化作出统一的规划布局。

  3. 要给予推动绿化规划落实的政策支撑

  应建立并固化绿化养护基本经费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财力情况和绿化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绿化养护经费标准。根据属地化管理和费随事转的原则,街道应在区返还税收中,考虑补贴辖区内的部分绿化养护费用家庭农场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中也应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绿化建设。应积极引导和集中各方面可以筹措的资金组建园林绿化基金会。


  三、改进方法,建立统一有序、建管有力的绿化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新加坡绿化统一由国家公园局负责管理,有效提高了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整体效益。对此,我认为,建设我区的生态文明,谋求我区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创新机制、改进和优化方法手段上下功夫。

  1. 要建立统一管理、拓展绿化的新机制

  目前,我区绿化“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情况十分突出,有些区域形似“都管”实为“都不管”的“失管失养”现象迟迟得不到纠正与克服。因此,应尽快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形成“绿林合一、建管一体”的权威度、执行力强的行政管理架构,全权负责松江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横向归口、纵向对口、绿管一口”的管理目标。

  2. 要理顺绿化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在当前绿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建不交管、建不从管、有建无管”和“建归建、管归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应在实行绿化统管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理顺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严格实行规范统一的绿化建设与管理标准,尤其是对“建管衔接”问题要作出明确规定,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绿带、绿地、林地“失管失养”的问题。

  3. 要逐步走上市场化运作养护管理的路子

  目前我区国营绿化养护管理公司,习惯于政府的行政管理和从政府获得政策资金支持,不善于在市场竞争中求生成、谋发展,体制性、机制性的缺陷,给提升管理效益造成了障碍。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切实建立“政府引导、企业竞入、社会参与”的绿化管理投入机制,鼓励各种经济实体、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等多元资本参与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与实行,激活与打通管理脉络,强化国营企业自身造血功能,确保管理效益不断提升。


  四、强化法治,确保绿化建设与管理严格规范、健康稳定地永续发展

  我们与新加坡虽然国情、区情有所不同,但他们所秉持的“法治、高效”的建设与管理的理念,是完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1. 要研究形成严密、严格的执法管理标准

  要以《上海市绿化条例》为基本依据,结合本区实际,对条例中大而化之、模棱两可等不易把握量处的条款作实化、细化、硬化性明确;应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强有力的处罚威慑机制,全面加强刚性执法,对违反绿化法规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实施严厉处罚,消除执法过程中的一切弹性和随意性;应坚持铁腕治绿,辅以相应的行政手段,对侵占、破坏绿地或对损绿、毁绿问题漠然不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施以重究。

  2. 要理顺管理、审批、执法的监管体制

  新加坡之所以能对绿化实施高效管理,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实现了管理权、惩处权的高度集中统一,而我们的绿化管理权表面上是集中的,实际上是分散的,绿化的审批及执法与园林部门是分离的,导致出现了绿化管理、审批、执法环节明显脱节,执法“不懂管理、不知审批、不明标准”的情况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整体效能。因此,需要我们对此加以梳理与整合,明确绿化管理、审批、执法的权属主体;难以整合的也应理顺其与园林绿化部门的关系,在业务上应服从园林绿化部门的领导和指导,给予园林绿化部门在绿化审批、执法上必要的裁量权,以真正发挥园林绿化部门的权能作用。在一时无可整合的情况下,要大力提高综合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似应在区城管大队内建立松江区绿化监察分队,使绿化的执法管理更加专业、有力、有效。

  3. 要建立全方位、全要素的跟踪监督机制

  我们应切实建立政府、社会、群众“三维监督”机制,尽快建立对绿化规划规范执行的监管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绿化建设指标,加强对绿化管理部门和执法机构的监督,充分发挥城市网格化监督系统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单位和个人的违规信息进行公开,从而不断为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条件,使松江的绿化建设事业获得最大而持久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松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又好又快地永续发展。

  (作者:松江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本文配图/陈久超)